第06: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5月2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磨课汇聚智慧 促进共同进步

    □市实验小学 陆秀兰  

    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虽说磨课很痛苦,但是对于教师的成长来说,绝对是件好事。辛苦的备课、上课过程,可以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该如何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堂课,学会怎样备课、怎样上课,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学校里安排我上一节示范课,平时对上公开课不是很积极的我也不想上得太难看,于是认真选自己感兴趣的也感觉适合自己的课,选中了《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从认真阅读教材开始,收集相关资料,认真备课并准备教具学具。备课时理念与设想都是有的,但最初的几次试教感觉并不理想。课堂沉闷、拖沓,没有有效的课堂引领,没有孩子的主动参与,没有亮点的自然生成。
    初次试教,学生反应平淡,参与度不高,“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大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不能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特殊规律,还拖堂10分钟。小组成员坐下来分析:教学设计前松后紧;教师的语言不够简洁、没有起伏,不能激发学生,教态机械生硬;多媒体课件没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等等。这一次试上使自信心大受打击,忧心忡忡中强制自己静下心来思索与反思,寻求新的突破。在保持设计思路大致框架的基础上,减少“做”三角形的时间,把宝贵的时间留到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上,因为学生对三角形在一年级已有直观认识,能比较容易地从现实背景中找出三角形,三角形的特征比较容易得出。
    第二次试教,学生的操作时间过长,反馈时没能很好地消除学生因实践操作与数学抽象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误解,以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结论勉强得出,学生不能准确理解“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之“任意”的含义,总之还是不顺。再针对课上出现的关键问题,部分环节重新设计:围三角形时,使学生明白端点要重合,小棒不能弯曲;加强课件的辅助功能,小棒围三角形的演示速度放慢,留下运行轨迹,注意数形结合等。
    第三次试教,教师自身的状态比较放松,语言面貌有所改观,但核心部分的处理还是不顺畅,后经学校的专家指点迷津,“能围成的”与“不能围成的”混在一起讲,信息太多,学生不易搞清,先把“不能围成的”分析清楚,再充分分析讨论“能围成的”的规律,经过充分验证后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结论。
    再次试教,各方面均有所好转。后来又就某些细节作了进一步改进。正式上课时比任何一次试教都顺,师生互动积极自然,课堂气氛热烈,学习目标达成度较高,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但自我感觉由于紧张,某些环节处理得不够完善,要不怎么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呢。
    磨课时试了改,改了又试,苦、累已不在意,关注的是所有与上课有关的有用信息,使一堂生涩的课,经过反复实践运用,而变得自然顺畅。教师要磨出一堂“好”课,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超越,磨出新意的过程。磨课过程其实就是“金点子”的实践过程,有些“点子”很有生命力,有些设想与建议尽管不错,但由于不能顺利实施,只能放弃。遗憾的是,试教时有些环节总是不很顺畅,使得原来开放的设计趋于求稳,整个课堂也少了一些灵动、少了一些自然生成。
    以前每次上公开课前我都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总是“临时抱佛脚”。这一次磨课过程中更是感觉自己不会上课了,整个一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状态。我以前一直害怕上大课,其实就是害怕这个“磨”的过程。真正被“磨”之后,才感到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这样的“磨”。如果没有被“磨”,那些名家的教学艺术并不能真正地领会消化;如果不是处于被“磨”的状态,同事、朋友不会明确地、细致地指出你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磨课阶段,大家聚在一起,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汲取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任何一堂好课都不会是个人心血的成果,它必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传递给我的精益求精、不断追求、永不满足的完美情结是我永远的精神财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教育园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钓龙虾
磨课汇聚智慧 促进共同进步
门前的桑树
感受学校生活
真情
帮奶奶包饺子
我真开心
烧茄子
高邮报教育园地06磨课汇聚智慧 促进共同进步 2014-05-29 2 2014年05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