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下手中的活,许慧带着记者在葡萄园里逛了逛,满眼都是白纸袋裹着的葡萄,随意撕开一个纸袋,沉甸甸、深紫色的葡萄映入眼帘,晶莹剔透,香气溢人。“这是‘夏黑’,这是‘滕念’,这是‘醉金香’,这是‘金手指’……”许慧如数家珍,介绍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份丰收的喜悦,在去年对许慧而言却是无尽的烦恼。去年,许慧在天山镇神居山脚下租地475亩,以牛粪为有机肥培育葡萄。丰收季节,近10万公斤葡萄挂在藤上,她必须每天采摘2500公斤上市。一边是葡萄大量上市,一边是葡萄卖不掉,许慧急得三天三夜没睡着觉。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本报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个消息。报道一刊出,立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尽力帮助她卖葡萄。
“去年真是多亏了你们!”许慧感激地说,这个周末有许多老客户带着新客户来买葡萄,一天现金收入将有2万多元。据了解,今年许慧种植了250多亩的葡萄,以“夏黑”和“滕念”两个品种为主,预计今年的产量有15万余斤,目前已有10万斤葡萄被订购,剩下的还没有下家。尽管这样,许慧却一点不愁。“我马上就要建冷库了!”许慧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她到南京去玩,看到街上有人卖葡萄,上前一问价格12元一斤。摊贩告诉许慧,这些葡萄都是去年八九月份采摘后放进冷库保鲜的,价格更是翻了好几番。得知这个信息后,许慧决定建设冷库。目前冷库建设的相关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很快就会开工。“如果我这5万多斤葡萄卖不掉,就直接进冷库,一直可以卖到明年二三月份。”
郭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