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文游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所见到的“跳鱼儿”
  □陈中强    

  昔日出差去浙江,顺路到绍兴参观了鲁迅纪念馆。过去教《少年闰土》这课时,无法说清楚的贝壳“鬼见怕”、“观音手”都陈列在橱窗里,得到了直观的效果。但“猹”、“跳鱼儿”却无标本,无图样,也无说明。

  后来我们在浙东沿海小岛普陀山的海滨漫步时,适逢汛期,我和几个同志被海边“如许五色的贝壳”所吸引,大家怀着“还我童年”的兴致,在海边拾起贝壳来。“咦!还有小蟹呢。”“这又是什么在一跳一跳的?”一个女同志叫起来。我赶过去一看,是小鱼儿,心中一喜,莫不是闰土所说的“跳鱼儿”吧!我认真地跟踪,仔细地观察起来。

  这种一跳一跳的小鱼,长约四五厘米,宽约六七毫米,呈灰黄色,有黑色的曲线团状条纹,从背部往下伸延,渐轻渐淡,腹部灰白色,很像我们内河里的一种沉底鱼,俗叫“虎头鲨”的,但较之微瘦。它在浅水里短距离穿游速度快,时而跳出水面,有几公分高,一次跳跃有好几公分远,跳后有时落在水里,有时扒在冒出水面的潮湿石块壁上,许久才跳入水中。跳鱼儿动作敏捷,反应特别灵,很不容易逮住它,原来它的一对眼睛明显地平行地凸在头的顶部,因而视野宽阔。它凭什么跳来跳去跳上跳下呢?这与闰土所说的“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大有出入,看起来像是脚,细看乃是两只坚强有力的前鳍,只要向前狠一拨动,它就跳将起来。怎么能扒在石壁上不坠落下来呢?原来在它腹部有一只米粒般大的半漏斗状的鳍,能稳稳当当地吸住石壁。跳鱼儿活跃在海边沙地里、石涧水洼里,它也可算得上是大海的一个小小弄潮儿。

  我如获至宝地带来几条这样的“小精灵”回到旅馆,遇到几个上学的小孩子,他们见后都说:“跳鱼儿,我们这里多的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文游台
   第08版:专版
金成梁老师现象
水火无情 机电伤人
我所见到的“跳鱼儿”
蚊子在唱歌
让今天飞翔
高邮报文游台07我所见到的“跳鱼儿” 2013-05-21 2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