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访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平
~~~——访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平
2013年05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拧干毛巾最后一滴水
——访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平
  □韩粉琴 任仁

  人物名片

  杨卫平,现任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扬州兴益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邮市兴益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是江苏省“创业之星”,江苏省“青春创业风云人物”,扬州市“十佳创业先锋”,扬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高邮市劳动模范,高邮市“十佳关爱职工企业家”。

  4月,走进位于市经济开发区的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漂亮整洁的草坪,气派雅致的办公楼,规范有序、配套齐全的生产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企业矗立眼前。

  十年树木 和气生财

  2002年,在全民创业大潮的感召下,在电动工具行业已历练多年的杨卫平决定自主创业,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原化肥厂附近租了一间厂房,开始做一些最普通的电动工具产品。创业之初,他们从没有坐下来好好吃过一顿饭,都是捧着碗站在厂房的走廊上狼吞虎咽一番;晚上没地方睡觉,就花10块钱到浴室里面打个盹。酸甜苦辣数不清,然而杨卫平从不后悔。

  “一把手”不好当,生产要钱,项目建设要钱。一度时期,杨卫平几乎彻夜难眠。在企业运转资金最困难的时候,外国友人杜立克表示:“Money(钱),没问题!”2003年4月,中美合资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落户市经济开发区,当年即创产值4300多万元,2004年产值过亿元,一举跃入亿元企业方阵。

  十年和益,杨卫平带着一班人继续艰苦奋斗、不辞辛劳、默默奋斗,企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跃升为电动工具行业小有名气的后起之秀。目前,和益公司已形成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厂房、办公用房8万多平方米,拥有员工700多人、资产超过4个亿的规模化出口企业。2012年,和益公司实现产值3.1亿元,产品总量60万台(套),上缴利税2600万元。今年一季度的销售同期增长21.8%。

  “和益”的寓意是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公司的人都说,这体现了杨总的经营理念“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十年创业,杨卫平怀着感恩的心,坚持互惠合作、以和为贵、力求多赢,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10年来,和益公司先后投入300多万元,扶持了高邮市志安铸造电动工具厂、高邮市明清机械厂、金益塑料电器有限公司等10多家民营企业。同时还吸纳地方配套企业50多家,年配套量达8000多万元。

  创新发展 质量至上

  自和益公司创建之日起,杨卫平就把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10年来,和益公司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这些年,和益电动工具公司研发生产的立式、卧式劈木机,锯木机,吸尘器,金属锯床等系列新产品,在外观、结构、性能等方面,处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领先地位。杨卫平自豪地说,这10年,公司累计获得国家授权的各项专利有105项。

  和益电动工具公司建厂时间不算长,但公司在质量管理等方面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和完善的考核机制,建立了从零部件进厂、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出厂一整套具有该公司特色的质量保证体系,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海关等有关部门的资格认证,还拿到美国UL、加拿大CSA、欧洲的GS/CE等认证。这一系列的“国际绿卡”到手后,和益公司迅速进行营销方式的创新,引进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参加网上招投标。公司从大量营销人员在外跑订单,到目前实现100%网上订单,每月都有五六拨外国客商来公司考察订货,和益公司不仅节约了营销成本,而且加快了资金回笼速度。

  由于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和益电动工具公司研发生产的切割机械、木工机械、液压机械、工业吸尘器,在欧美市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去年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欧洲市场购买力进一步下降,和益电动工具公司的订单“缩水”。但公司研发的砂盘砂带机、切割机、台钻系列产品订单直线上升,有效地填补了欧洲市场疲软而失去的销售份额,成功地实现了产品销售重心由欧洲市场向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市场转移的战备目标,也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拧干毛巾最后一滴水

  十年和益,已长成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2012年,和益公司成功举办了10周年厂庆活动,杨卫平在满怀喜悦的同时也在深深思考:我们走过了第一个辉煌的10年,如何迎接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第二个10年?

  杨卫平告诉记者,由于做外贸出口产品,经常有机会到外国一些大公司参观,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丰田公司,作为曾经全球最大和最赚钱的汽车公司,丰田的经营理念是“拧干毛巾最后一滴水”,处处坚持勤俭节约。和益公司虽然资产过亿,但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无论何时都要有针尖上削铁的意识,杨卫平说,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他从不敢松懈,不做甩手掌柜,除了必要的应酬,几乎没时间在外吃喝娱乐,有空就在厂里琢磨生产经营。

  面对国际市场不景气、人民币升值、国内原辅材料涨价、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和益公司如何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唯有体现制度创新和人员素质的提升!

  2012年6月,和益公司设立“小改小革创新奖”,鼓励公司700多名员工踊跃献计献策。公司决定,对被采纳的技术革新措施或合理化建议,每一项奖励300元;对被确认的成果,按当年形成的经济效益予以奖励:经济效益3万元以下的以15%奖励;3万元以上的奖励6000元。杨卫平介绍说,以前公司生产的一项产品,年铸件耗材3500吨,公司采纳了合理化技术革新后,现在耗材仅1000吨,节约了2500吨。

  鼓励创新的制度实施,大大激活了全员智慧,仅去年共有88个“金点子”被采纳,公司在革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生产周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1月,和益公司专门印发“1号文件”,对市场开拓、新品开发、产品优化、质量管理、全员培训等提出一系列明确目标和要求,鼓励各级管理人员改革创新、降本增效。杨卫平满怀激情地表示,预计到9月底,公司的老产品全部优化升级、脱胎换骨,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另据了解,2006年,和益公司投资300万美元,组建了扬州兴益机械有限公司,并于去年5月投入生产;建立一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高邮市兴益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也就是说,目前,杨卫平身兼三职,是扬州和益电动工具公司总经理、扬州兴益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邮市兴益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卫平充满信心地说,和益公司有能力在3年内实现产品总量300万台、经济总量8亿元的目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专版
   第06版:教育园地
   第07版:盂城驿
   第08版:专版
拧干毛巾最后一滴水
探访鸿基·万和城
高邮报特别报道03拧干毛巾最后一滴水 2013-05-03 2 2013年05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