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书记一行轻车简从,一路走来满眼生机勃发的景象,开发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关河、北澄子河风光旖旎,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精致,残疾人托养中心其乐融融。途经市经济开发区电池工业园,海德森智能电网、爱力生电池、华富电源、易事特分布式智能电网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方介绍说,这是全省唯一批准的专业电池产业园,项目规划用地2700亩,计划总投资100亿元,目前在谈的10亿元以上项目还有5个以上。参观过程中,韩方还介绍了我市电线电缆、品牌服装、新材料新医药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罗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做优传统特色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地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促进高邮率先崛起。
在开发区“秦邮茗都”安置小区,罗书记先后走进卢天鹤、赵永刚家中,同开发区拆迁安置群众谈心聊天、拉家常。“这样迁进来还方便吧?”“方便哦,享福了,都赶上城里人的高档小区了。”“日子过得还不错?”“不错、不错,现在日子蒸蒸日上,人家说的小康水平,我们基本上超过了。”市委常委、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汤学仁向罗书记汇报说,开发区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安置小区已经建了5期工程,提供安置房源4350套,已全部投入安置,目前第6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可提供1534套安置房源。罗书记听了非常高兴,他说:“就是要把群众先安置好,经济发展要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项目建设才能更好更快。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将来还要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我们的发展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实现这个目标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车行中,开发区纵横交错的道路让大家感到高邮开发区的框架已经拉开,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发展空间、潜力很大。途经关河、北澄子河风光带,罗书记十分感慨地说,高邮城市很美、生态环境好,要注重把“水”文章做好,进一步加强绿化,把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态建设得更好。来到高邮城市规划展览馆,在“华夏邮驿、今日高邮、明日邮城”等三个展区,罗志军边听介绍边点头肯定,说高邮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要把“邮”文章做好,城市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理念科学,推进城镇化更加要注重规划先行。高邮在城市的核心地块建设市民广场,不仅有文化内涵,也有城市品位,把城市建设与改善民生、为民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个做法非常好。市长方桂林在城市规划展览馆向罗书记汇报说,今年以来,我市在城镇化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动作,启动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实施明清运河遗产整理、城南历史街区改造、城河整治等“双十”重点工程,加快菱塘回族乡5个重点中心镇建设,各项工作都在积极推进中。谈及美好城乡建设行动,罗书记要求我市要立足本地文化和资源,做活做美邮文章、水文章、绿文章,要形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均衡配置、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和谐相融的现代城乡形态,努力走出具有江苏特色的城乡统筹、集约高效、低碳生态、和谐幸福的城乡建设发展道路。
来到高邮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罗书记详细询问了入托人员的生活情况,一一参观了“生活保障、生产劳动与康复训练、技能培训、文体活动、室外休闲”五大功能区域。罗书记说,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委、政府始终抓在手上不能放松的事,要加快推进各类社会保障服务的全覆盖,尤其是要加大对残疾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帮助残疾人,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全面小康建设带来的成果。临别时,罗志军反复叮嘱工作人员,残疾人事业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一定要让残疾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让他们过上舒适而有尊严的生活。
调研期间,罗书记一再强调,现在关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部署要求都已经明确。“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减少会议、减少应酬。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扑下身子抓落实,心无旁骛促发展,扎扎实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等各方面工作,并不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见到成效,确保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项事业有一个好开局。 石卫青/文 程建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