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即将来临,一些特殊的弱势群体的生活怎么样?他们的年货办了吗?新衣服买了吗?近期,记者分别走访了麻风村、开发区敬老院、老年公寓、儿童福利中心等处。
“麻风村”里的修养员:“有这样的生活很满足”
“麻风”——一个被岁月冲刷得已经褪色的名词,似乎在人们的视线中已经消失了很久。然而,在我市甘垛镇仍有一处近60人聚居的“麻风村”。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66岁。
2日上午,记者刚走进“麻风村”,便听见烟花爆竹声。“快过年了,有那么多的好心人来看望我们、关心我们,我们很开心,也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所以用放鞭炮来表达我们内心的喜悦之情。”今年71岁的胡树明老人笑着说。
羽绒服、方便面、花生、葵花、白糖、糕、蜜枣、大米……看着陆续送来的慰问物品,老人们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今年65岁的于建和一边迫不及待地将新羽绒服穿上身,一边笑着说:“不错不错,大小正合适。过年了,有新衣有年货,心里真是高兴。”于建和告诉记者,他患病后,便来到这里生活,至今已有40多年了。“现在的生活还算不错,每月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市领导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我们,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望我们,有这样的生活很满足。”于建和高兴地说。
因身体缺陷,居住在麻风村的病人大多没结婚,也没有后代,然而也有互生好感、结伴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他们虽然没有领取结婚证,但他们像夫妻一样互相照顾、互相鼓励。张康鱼与雷金娣就是其中的一对,记者见到他们时,两人正高高兴兴地拎着礼品往家中走去。在他们家中,记者看见房屋收拾得干净整齐,厨房里挂满了腌制好的咸鱼、咸肉。“我们生活在一起已经20多年,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生活很幸福。”张康鱼说。记者了解到,在麻风村,像张康鱼、雷金娣这样的“夫妻”共有五对。他们居住的房屋内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生活区内的男女浴室都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和空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麻风村有了巨大的改变,修建了供休养员居住的房屋,配套了基本生活设施,休养员们吃、住等生活也都有了最低保障。目前休养员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护理和就医,希望社会各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开发区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在这里生活很开心”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2日上午,记者刚走进开发区敬老院,便看见许多老年人齐聚在院子里,跟着收音机里歌曲的节拍,伸伸胳膊、踢踢腿、扭扭腰,锻炼身体。
“我住在这里已有5年时间了,生活挺不错,每月有25元的生活补贴,虽然钱不多,但我们平时吃饭、洗澡、理发都不花钱,是共产党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今年79岁的吴松良笑着说。
“住在这里,不愁吃、不愁穿,看病也不要自己掏腰包。”今年72岁的李跃全老人去年生病住院共花去医药费1万多元,虽然医药费数额不低,但他自己没有花一分钱。“我无儿无女,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这些孤寡老人,让我们住得好、吃得饱、穿得暖,生病了还能及时就医,这都亏了党的好政策啊!”谈起敬老院的生活,李跃全老人激动地说。
到了饭点,老人们纷纷走进食堂吃午饭。走进厨房,记者便看见一只大红盆里放满了猪肉。“今年敬老院里饲养了两头猪,元旦前杀了一头,全部腌制起来,这一头是刚刚宰杀好的,让老人过年期间能吃上新鲜的肉。”顾海年院长介绍说。
“每年春节敬老院里都给我们发新衣服,这羽绒服是去年过年时发的,今年又给我们发了新棉裤、新棉鞋。这么厚实的衣裤,穿在身上暖和着呢。”刚吃完饭的朱宝贵指着身上的衣服高兴地说。
吃完饭后,老人们各自活动。今年70岁的吴照荣来到敬老院居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只见他吃完饭后,倒了一杯茶,便打开自己随带的小电视机,看起了本山大叔的小品。“今年是我第一次在敬老院过新年,虽然来到这里时间不长,但过得很开心、也很舒心。”吴照荣说。
在办公室记者看到,这里堆满了成箱的苹果、桔子、饼干、面包、桂圆等物品。顾院长告诉记者,开发区敬老院共居住着98位老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最年长的今年已有86岁。这些物品都是社会各界好心人送到这里来的,年前会全部发放到每一位老人手中,让他们安安心心地度过一个快乐的新年。“每年年三十,工作人员都和老人们一起吃团圆饭,大年初一,也都会一一向他们拜年。和他们一起过节,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顾院长接着说。
老年公寓和儿童福利院:“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3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市老年公寓,2楼的餐厅里,几位老人正一边吃晚茶、一边说笑着。今年84岁的居高珍老人住进公寓已有5年时间了,每年春节都是在公寓里度过的。“年龄大了,住在这里已经习惯了,而且有专人照顾,不必给儿孙们添麻烦了。这里就是我的家,春节期间,儿孙都会到这里来看我,挺好的。”居高珍说。
“我已经有重孙了,虽然儿孙满堂,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我不习惯和他们住在一起。住在公寓里,大家都是同龄人,平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挺开心的。前两天,儿子到这里来想接我回家过年,我没同意,在这里住得挺舒服,也很开心。”今年83岁的丁凤英说道。
今年105岁的姜庆英是公寓里年龄最大的老人。“姜太太,在这里生活好吗?”“好。”尽管年岁已高,但老太太除了有点耳背之外,思维清晰、精神非常好。据老太太的生活护理员乔根弟介绍,老人住在公寓里已有4年多时间了,生活非常有规律,饭量也非常好,平时很喜欢“凑热闹”,喜欢到人多的地方玩。看着大家一直围着她说说笑笑,老太太笑容满面地坐在椅子上,还不时地竖起双手,向大家打招呼。
今年62岁的吴正章与乔根弟是夫妻俩,两人都在公寓里从事护理工作。吴正章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在公寓里工作已有5年多了,与公寓里的老人们都有了感情。这5年来,逢年过节都是和老人们一起,今年也不列外。“公寓里年货都准备齐全了,大家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迎接新年的到来。”吴正章笑着说。
随后,记者来到了市儿童福利院。记者看到,3名3岁左右的儿童正在卧室里玩耍。护理员蒋中告诉记者,这3个孩子都因患“唐氏综合征”被父母遗弃。天气冷,孩子体质也比较弱,就开着空调让他们在室内玩耍。
今年5岁的珊珊因残疾,出生不久便遭到父母的遗弃。在二楼的女护理室,珊珊正坐在一张椅子上玩耍。“珊珊,今年几岁啦?”“阿姨,我5岁了,过年后就6岁了。”“在这里生活好吗?”“好!有许多阿姨照顾我呢。”面对记者的提问,珊珊一一笑着回答。“珊珊是我们的宝贝,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她。”一旁的护理员张方转说道。
在儿童福利院,记者看见这里的儿童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走出护理室,一位40多岁的护理员正带着一“儿童”在院中玩耍。“我在儿童福利院从事护理工作已有10多年了,大多数时间都是与这些孩子在一起,照顾他们的生活。时间久了,感觉他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春节就要到了,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让他们开开心心过新年。”这位李姓护理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