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2011年12月26日国务院给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的奖品。”阮勇忠指着自家库房里的一辆车门上印着“奖”字的“东方红”大型拖拉机,颇为自豪地说:“耕地、播种、收割等以前需要大量人工作业,现在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种地轻松多了。”
阮勇忠说,2008年在镇政府的引导下,自己承包了200亩土地开始种粮。2009年扩大到810亩,主要种植稻麦两季粮食。2010年以后,他根据市场需求,开始尝试调整种植结构。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390亩、杂交制种面积300亩、青仁豆种植120亩。
问起2012年的收入,阮勇忠开心地伸出2根手指头:“除去农资、人工、土地流转资金等支出,净落20多万元。”
“好政策就是我们的定心丸。你看现在从中央到咱们镇里,惠
农春风频吹,种粮农民的日子越过越舒心。不过也有忧心的事,每到农忙时节,用工比较集中,‘用工难’是个麻烦。农资成本上涨也增加了种粮的成本。还有就是粮食收购后,没有足够宽大的场地晾晒。”阮勇忠希望,国家能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支持种粮大户进行集约化生产,提高产粮能力。
说到2013年打算,阮勇忠信心十足地说:“有了党的好政策,不怕干不好。下一步,我计划扩大杂交制种田的面积,再添置一些机械设备。同时,还要带动和帮助更多的农户走科技种田之路,一起发家致富。周麟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