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重视抓“廉”。坚持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提升检察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以健康向上的主流廉政文化占领干警的思想阵地。单位专门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每年都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全年检察工作总体部署,坚持同研究、同部署、同开展、同考核,对廉政文化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全力支持,确保廉政文化建设远有长期规划,近有统筹安排,在全院形成党组统管、部门配合、干警全员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大格局,真正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检察业务工作,融入检察文化和单位文明创建活动。
注重教育学“廉”。坚持将廉政教育作为检察廉政文化建设的首要环节,综合运用“学、讲、评”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全员参与的廉政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干警学习领会各级纪检工作会议精神和检察工作廉政规定,让干警了解和掌握各项廉政规定的具体要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抵御风险能力。组织干警参观周恩来故居、淮海战役纪念馆和井冈山革命圣地,学习优秀政法干警陈燕萍、徐兆华先进事迹,通过座谈、心得体会交流等形式,引导干警对照先进查找差距和不足。组织干警参观扬州市警示教育基地,深入剖析各类反面典型犯罪成因,做到警钟长鸣,举一反三。
营造氛围育“廉”。充分发挥宣传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预防和警示作用,积极营造“经常听得到、日常看得到、及时学得到、平时做得到”的廉政文化氛围。多次邀请本市书画家和本院书画爱好者召开笔会,并利用办公楼过道建设廉政文化长廊,营造廉政文化氛围。组织干警积极参加扬州市检察机关和市级机关工委组织的“红歌会”以及市委政法委组织的“民泰杯”、“兴邦杯”等演讲比赛等活动,大力展示新时期检察干警良好风貌。每年结合“五一”、“国庆”等时机,开展廉政文化征文活动,不断扩大廉政文化覆盖面和影响力。
加强宣传扬“廉”。积极利用全院信息技术平台,在内网主页上专门设置了廉政钟声专栏,定期发布督察通报、廉政规定、廉政作品等内容供干警学习交流。同时,通过检察外网将检察职能、举报电话、工作动态等内容进行公开,让人民群众走进检察,了解检察。每逢重大节日,纪检监察部门向全院干警发送廉政短信,引导干警过廉政节、做廉政人。为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本院公诉科长范启晓先进事迹,大力营造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的良好氛围。每年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干警家属座谈联欢和评选“廉内助”等活动,使广大干警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扶贫济困思“廉”。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同时,全院干警心系贫困群众,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党员结对帮扶形式深入全市多个社区、学校访贫问苦,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挂钩扶贫界首镇如祯村、马棚镇十桥村过程中,院领导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和谐,通过农资扶助、帮助解决低保问题等方式,与10户贫困家庭结对帮扶,并通过签订检校助学协议,对一名在校贫困女生实施重点帮扶,帮助其完成学业。通过大力开展帮贫济困活动,进一步强化干警执法为民和廉洁从检意识。
强化监督促“廉”。始终将执法办案环节作为廉政建设的重点,将风险评估预警工作贯穿于执法办案全过程,建立和完善了办案工作责任制、廉政档案制、重大事项报告制、提醒诫勉谈话制等制度。全面推行网上办案工作机制,纪检监察部门对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大力推行“自查、互查、普查、督查”工作制度,深入开展“公开询案、阳光问责”评议活动,对改变定性或增减犯罪事实和犯罪情节的案件逐案分析原因、明确责任,督促整改。不断深化检务公开,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检风监督员评议检察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及时整改落实,确保公正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