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遐老师,198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从教28年,担任了27年班主任。李老师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好,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文明班级、团支部。教育,是使学生向善、向美、向全的过程。向善,是对是非观、人生观的正确把握,向美,是对世间一切美丑的正确认识,而向全是对人性与生命的全面认识。正是因为有李老师“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付出,有李老师“当一辈子中学教师,做一辈子班主任,当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永不改变的执着,正是因为“学生是我的孩子更是我的朋友,课堂是我的舞台更是我的殿堂”的大气磅礴,才有了李老师和她的孩子们今天的成就!
李老师《用师爱成就学生和自己的精彩》的讲座,从教育韧度、温度、高度讲述了当班主任的收获和幸福。
一、当一辈子老师,当一辈子班主任
这样的教育理想是伟大的,伟大得竟愿意用一辈子来诠释教育的内涵。这样的教育理想又是平凡的,平凡在一生所有365个日子里。我们有多少人可以真的在一生的每一个365个日子里安于这份平凡?五年,我们的激情可以尚在,十年,我们的眼神依然清澈,可二十年,三十年,我们是否依然有爱,有童心?有,但更多的是没有。有的时候,我们被牵绊得太多。得与失,付出与回报,会让心空不再明媚,不再湛蓝,也不再简单。但李老师可以,每次接一个新班,她总会穿着印有史努比的卡通衣服走进课堂,伴随着孩子们啧啧的惊叹声。所以,她成了学生眼中的“凤妈”,以她独特的魅力征服着每一个学生。
二、用“非常6+1”的师爱感动学生
李老师说,在教育的殿堂里,应该有尊重、有宽容、有理解。对戴项链的女生,李老师委婉地说:“你可能觉得戴项链好看,可以在假期里去试试,现在在校学习期间还是集中精力学习好吗?”在尊重、宽容与理解的话语中,学生既懂得了遵规守纪,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那么在我们教育中,被边缘的孩子你可否给了她一份正视?家庭特殊的孩子你是否又有一份特殊的关照?每一个班级,总有一些学生被称为问题学生,要不是学习习惯特别差,就是学习特别吃力,要不就是调皮捣蛋、极爱恶作剧。对这一点,李老师的观点让我感触颇深。她说,问题在孩子身上,根源在父母身上。想想,道理真的如此。习惯差的孩子父母对他的要求就低,从小就养成了那样的习惯,学习吃力要不是遗传因素,要不就是有某渊源。而调皮捣蛋、极爱恶作剧的孩子,十有八九都与家庭教育有着一些关联。何不给这些孩子一份尊重,让他慢慢地适应改正,给他们一份理解,其实他们也想做一个好孩子。曾经看到过一则教育小语,“等待生命的花开”。作为一个教者,你能做到吗?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晚开的花同样美丽。
一流的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法宝。“严肃加活泼,基础加拓展,习题讲评加课堂辩论,把历史的风云变幻融于激昂、幽默的讲课中。”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李老师每年所执教班级的高考历史成绩都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她曾先后获徐州市历史教学竞赛一等奖、省课堂教学实况录相甲等奖。这也是李老师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的原因之一。她的一流的课堂教学,可以为她的思想教育提供情感的突破口。因为一个课堂不精彩的老师,又怎能让学生信服,又怎能让自己的教育更具可信度?学生因为喜欢着你的课,所以喜欢着你的人,更所以喜欢着你的说教。
三、在爱与被爱之间收获幸福和快乐
面对好友对自己生活的发问,李老师总会回答,“我的工资不高,待遇一般,但我的幸福指数高。我每天很忙碌,但我很快乐。因为在爱学生和被学生爱的过程中我可以收获幸福和快乐。”
有人说,一个幸福快乐的老师,一定是一直生活在学生的笑脸和真诚中的。是,李老师是幸福的。她教多大的学生,她就变成了多大的孩子。或许今年十八岁,明年是十六岁。如果把她“抢”入小学,她又会变成六七岁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心理年龄轻了,人生烦恼淡了,欲望也小了,所以快乐就容易得到!还记得那天讲座的时候,李老师那样自信地唱起了歌。虽然没有听清那是一首什么歌,但却清晰地看到李老师的那份快乐与纯真真真切切写在她的脸上,激情着、年轻着!
对于一群已经并将继续坚守在三尺讲台的人而言,可否也能做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呢?无论当初是一种什么样的爱选择了这份职业,现在我们都将面临如何做到“爱我所选”。这份爱要能承受得住清贫,承受得住平淡,要能载得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变,要能顶得住新时代形势下社会、家庭的种种新期盼……“选我所爱”已成历史,“爱我所选”正值现在。用宽容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过失,用期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去赞许学生们的每一点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