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建高效课堂之浅见
  □市城北中学 王林  

  笔者以为“高效课堂”就是指师生配合适当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获得最大化收益。要“课堂高效”首先要师生配合恰当,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应重新审视、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策略,让学生乐学、会学、渴望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以下是笔者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进行的一点肤浅的思考。

  一、 创建轻松、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

  1、 把民主带进课堂

  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往往比学习本身更能熏陶人、感染人。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教师在课堂上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学生厌学和课堂违纪,很大程度应归罪于教师的“满堂灌”和“一言堂”。

  要想真正做到这点,教师必需从观念上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分工不同,角色定位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教书育人工作中遵循“人格平等”的原则是打开学生心结的钥匙,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建立信任的基石。  

  2、把爱带进课堂

  师爱不是空洞的说教,它来自教师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和分析,还有恰当的选择——对教育方式的选择,对教育时机的选择。师爱是点点滴滴的行动,可以是学生生病时一句关心的问候,犯错时一点真诚的宽容,退步时一次推心置腹的畅谈,还可以是大赛前几句热情的鼓励,学习中一次额外的辅导,困惑时一点细心的点拨。

  在一次次的关爱中,学生会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意识到自己不会被遗忘在某个角落。这样他们不再畏惧困难,不再驻足不前,不再为一点小错而胆战心惊。他们更不会畏惧挑战,担心失败,他们更想前进,更想把事情做好,因为始终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为他的成功而自豪,为他的失败而遗憾。

  3、 把竞争带进课堂

  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笔答题竞赛,可允许先做好笔答题的学生当“小老师”,再如课堂上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方法最简便”,“哪个小组合作得既快又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

  二、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享受学习”

  1、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始终,是和谐课堂的重要指数。

  首先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其次,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手段,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让学习不再是负担而变成一种享受!

  2、注意

  高效课堂不是嘻哈乱糟糟的课堂,良好的课堂效率更是学生与课本和谐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学生注意力的强弱无疑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集中注意力更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学生精力集中,不仅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真实地享受学习。

  教师通过形体或富有激情的语言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也就是注意力能够始终指在教师所预设的教学活动中,而不会转移到与此不相干的其他活动或事物中去。其次,教师能够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去预设教学活动程序、去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地持久。

  3、理解

  高效课堂,教师预设的教学过程、教学情境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教师语言简洁、富有启发性,活动的安排组织富有科学性,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处理具有艺术性,学生学得轻松,心情愉悦,对所学的知识理解透彻,理解的能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三、确保教学贴近生活,服务生活,让学生“渴望学习”

  当学生把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成为获取幸福生活的工具、手段时,其价值才得以真正体现。这种成功是最令人幸福的,也是最能激发人加倍学习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知识回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在生活实践中感受、认识、理解、升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当然,高效课堂,并非仅仅使学生获得最大化的知识。 众所周知,教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一堂优质课,需要良好的班风、学风和“铁”的纪律来保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让学生不文明的言行放任自流,不能对课堂上不和谐的场面熟视无睹,不能做“好好先生”,搞“一堂和气”,而应该努力创设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的和谐课堂环境和课堂氛围,提倡“尊师爱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陈言、大胆创新,使课堂教学的“双边关系”朝着文明、健康、创新的良性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真正的课堂高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特别报道
找春天
未来的汽车
种菜记
我的妹妹
风雨之后必见彩虹
暗香
“对牛弹琴”的启示
创建高效课堂之浅见
高邮报教育园地03创建高效课堂之浅见 2012-07-05 2 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