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翁正倩 通讯员 何露)17日上午,市长郑志明主持召开全市开发园区产业用地质效提升工作推进会。他强调,要敢于斗争、创新作为,通过“强推进、抓落实”的务实行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盘活低效用地,切实提升产业用地综合效能,为产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副市长史美山、王汉东参加活动。
在现场观摩并听取与会部门、乡镇园区相关情况汇报后,就做好产业用地质效提升工作,郑志明要求,要强化政治担当,凝聚攻坚共识,深刻认识到产业用地质效提升工作事关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事关重大项目的落地保障。各地各部门要敢于作为,切实转变“摊大饼”式等粗放发展模式,坚持走精细开发、集约开发、可持续开发的道路。要加大高科技含量优质项目招引力度,树立“以存量换增量”理念,建立全闭环、全方位考评机制,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土地利用模式向高效化、高质化转型。
郑志明强调,要聚焦关键环节,突破重点任务。要优化园区发展布局。高位统筹“十五五”规划与园区总体规划,实施高效发展模式,聚焦“51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统筹区域内产业引导与政策协同,并积极借鉴外地先进模式,结合高邮实际探索论证可行性方案。要加快存量土地盘活。属地和部门要高度重视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质效提升及存量土地盘活工作,对照进度目标攻坚突破,以“腾笼换鸟”“收购兼并”“转让租赁”等多元举措推动落地见效。要挖掘拓展产业空间。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多元化提升闲置土地利用效益,结合片区综合开发,科学储备连片产业“净地”,建立单层大跨度厂房的论证审查机制,鼓励建设多层高标准厂房、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要提升要素配置精准度。要严格入园企业项目用地审查,建立科学精准的研判机制,切实从源头把好项目准入关,实施差异化、灵活化供地模式,确保土地资源高效配置。要完善保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强有力推进机制,将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处置和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机制相衔接。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推广“行政+诉讼”等联动模式,对连片存量低效用地采取多种政策工具叠加组合策略,对零星低效用地探索有效盘活路径,以点带面,推动“点状突破”向“全域增效”跃升。强化闭环监管。建立履约达效监管联动机制,健全我市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常态化开展履约情况指导检查,针对亩均税收低、履约不及时的企业,联合多部门开展存量低效用地处置。
会议还对全市清欠工作进行部署安排,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反思差距不足;主动谋划作为,拿出硬招实招;完善制度机制,做到常态长效,按时有力有序完成清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