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传界
溧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奋勇杀敌、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场,我的家乡高邮也是新四军曾经鏖战过的沙场。高邮有座“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我早就从纪念馆的资料里了解到溧阳的水西村有一座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一直有个心愿想到旧址参观,寻觅先辈战斗过的痕迹。此次来溧阳工作,得以实现这夙愿。
水西村位于溧阳市竹箦镇,曾经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小村庄有座李氏宗祠,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就设在此。
李氏宗祠为明代砖木结构建筑,青砖小瓦、斗拱画梁。我怀着无比的崇敬迈进指挥部大门。与很多古建筑一样,这里古朴、安静,由于古建筑本来就色彩暗淡,加之光线照射进得少,室内显得有点昏暗,仿佛置身于一幅历史悠久的黑白照片里。祠堂内通风效果不是太好,由于长期湿度大,空气中散发出淡淡的霉味,同时还混杂着涂刷木头的桐油味道,有种说不出来的特殊,我想这大概就是历史沉淀的气息吧。馆内的陈设模仿当年的格局布置,战士们的床榻、办公桌椅、做饭的灶台等一应俱全,桌上还摆放着旧式的发报机、电话机,还有老式的煤油灯、毛笔和砚台。
穿过一道回廊,前面就是陈毅老总曾经住过的房间,墙上挂着一幅黑白照片,照片里一男一女,相互依偎,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不是别人,正是陈老总和他的夫人张茜。这时房间的灯突然熄灭,床前的透明玻璃立刻变成投影幕布,面前出现一段俩人当年在一起的仿真视频,现代“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生动还原了当年他们在一起的生活场景,重现了他们那段相知相爱的感人故事。
陈毅房间的隔壁就是当时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中心了。这里曾经是李氏族人祭祀祖先、供奉神灵的场所,也是李氏宗祠的正厅,能将此地腾出来供新四军办公,可想而知当年新四军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正厅的前面是个天井,天井内一棵参天的雪松,枝叶繁茂、高大挺拨,粟裕将军与他的夫人楚青的部分骨灰就安放在这里。
当我参观完快要离开的时候,纪念馆门前迎来一群佩戴红领巾的小学生。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表情肃穆,认真地聆听,静静地走动。讲解员正在给他们讲述一个战斗英雄的事迹,讲得精彩,一个个听得入神,一面面红领巾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像一团团火焰,像一簇簇绽放的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