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沈政 记者 郭萌)近日,《中国水利报》刊登《从经验判断到“智慧决策” 江苏探索推行节水灌溉新模式》一文,文中特别提到了高邮灌区推动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推动农业用水从“粗放漫灌”向“智慧灌溉”转型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报道中这样描述:在扬州市,高邮灌区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取得阶段性成效。当地水利部门积极扩展数字孪生灌区业务应用,将所有建筑物接入智慧灌区工程信息“一张图”,实现用水实时监测、精准计量,推动农业用水从“粗放漫灌”向“智慧灌溉”转型。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高邮灌区着力完善“用水早知道”为民服务品牌,启动新建了数字孪生和业务应用两大信息平台,相当于一个“数字大脑”,里边装入“遥感监测、土壤墒情监测、气象预报”等数据信息。日常运行中,哪块田种了什么作物,这些作物每个生长时段的土壤水分含量和实时需水量,都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由灌区发出“用水早知道”配水调度时间表,通过手机传入千家万户,让用水就像搭乘火车,按时刻表走就能“一键直达”,真正实现农民用水早知道、农事早安排、灌溉少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