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瑞珂 记者 孔令玲)春回大地万象新。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中区一个个养殖大棚成功由单层膜升级为双层膜,一条条增氧设备依次排开,工人们高涨的口号声与机器激烈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构成了龙虬镇春日里现代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画卷。
今年,龙虬镇在全面总结既往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对基础设施、养殖模式、生产管理、融合发展等四大版块、十二个方面进行系统升级,推动基础设施更新、养殖模式求新、生产管理向新、融合发展谋新,实现“四新十二变”。
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基础设施进行了更新升级,通过单层膜变双层膜、盘式增氧变条式增氧、生物质供热变水源热泵供热等多重技术加持,将实现高邮大虾养殖“一季变二季到全年”的转变。
在养殖模式方面,示范园中区的标苗批次由两批变三批,虾苗成活率预计提升30%至40%,年亩产量预计实现翻一番。同时,将养殖棚塘的水草由两种增加至五种,不仅净化水质,还能扩充虾苗的隐蔽空间,提高虾苗存活率和成虾率。
在生产管理方面,示范园计划采用“1家公司+6名养殖户+N名职业养虾人”协同合作的模式,实现养殖运营更加精细化。示范园中区运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经过实践发现,养殖水质与虹彩病毒等病害的爆发有着紧密联系,因此示范园将对从外河引入的源水进行集中静置消毒处理,处理后再运至各塘口,养殖尾水采用“三池两坝”的处理模式,实现养殖用水全程处理、园区用水内部循环,同时定期对虾苗进行专业“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增强虾苗免疫力,降低病害爆发的可能性。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今年,龙虬镇将由线下单一销售变为“线上+线下”双渠道,推动一产养殖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打造集餐饮、养殖、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庄,完善“邮你更好 环虬有约”农文旅体验专线。同时,积极建立完善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从社会资本独家运营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参与的股份合作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