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胡士来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电线电缆行业的先行者,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引擎,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开放协作构建生态共同体。
深耕产业技术前沿,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面对当前电线电缆行业对于定制化产品需求越来越旺盛,产品性能快速迭代的浪潮,公司始终坚持前沿技术研究,不断深化理论实践结合的应用方式,构建起“基础研究-应用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在创新突破方面,近3年来,公司通过鉴定的省级以上新产品30项,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荐的省级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10项。公司“核电厂超耐辐照高阻燃特种电缆绝缘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还先后两次获批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技术成果方面: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专利达108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拥有软件著作权6项;主持或参与了63项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坚持内外开放协作,共筑创新生态资源
科技创新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系统。公司通过技术开源、构建平台、人才培养等方式,形成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我们通过内部培养及引进行业技术专家提升相结合,打造了一支学历层次高、技术实力雄厚、年龄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公司现拥有研发人员118名,占公司总人数的18.27%,其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专家13名,外聘业界知名专家教授8名。
公司建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核电站用特种电缆及材料工程中心、江苏省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等研发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条件。公司与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扬州大学、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等高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在绝缘材料、产品结构,评价技术等方面共享技术资源,共赢科技成果。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构建多元创新格局
为充分保障产品的研发,公司每年都会计提不低于销售收入的4%作为项目研发创新费用。同时,每年还投入上千万元用于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智慧工厂建设,先后部署了MES、SCADA、SDCC等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实验室及生产场所检验检测设备的联网集控升级,完善了检测中心、燃烧实验室、局放中心等场所的建设,成功通过了CNAS实验室认证。通过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在线实时监造、产品质量在线检测等一系列的信息化手段,完善了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构建了从原材料进厂检验到车间半成品过程检验再到产成品局放耐压试验终检流程,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质量保障。
面对线缆行业未来趋势带来的新机遇,我们深知科技创新永远都只是在路上,公司将始终坚持深耕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跨界融合方向。我们期待与线缆行业上下游企业共携手,以科技创新为纽带,共同应对科技创新和绿色电力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