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鲁凯 记者 孔令玲)近日,汤庄镇双屏村村民王大伯向网格员反映自家门前道路破损,网格员将该问题上传至“智慧汤庄”应用平台,没出三天,村里就安排工作人员来修补道路。
服务“网上办”“快捷办”,数字化赋能,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汤庄镇“智慧汤庄”运行以来,建立了线上线下“双线联动”机制,下沉干部将收集的诉求归集到对应模块,镇攻坚站“接单+出单”完成处置闭环,建立起了一个系统化乡镇“数据仓”。
这也是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轻车壮马”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围绕“干部下沉、数字赋能”,我市构建起群众诉求收集、处置、反馈、评价的全过程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问题在基层解决、矛盾在基层化解、服务向基层延伸。
我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网格“红色枢纽”,整合3000余名机关党员、村组干部、热心群众,开展党员干部“先锋进网格”行动,制定宣传政策法规、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关爱“一老一小”、守护特殊群体等8项任务清单,推动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向网格集聚。
“今年,我们与市公安局联合打造警网联动驿站,3名党员民(辅)警常态下沉社区参与基层治理。”高邮镇金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佶说,警网联动驿站建立了“常态联勤、防控联动、风险联处、平安联创、服务联心”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社区为民服务、矛盾化解、应急处置能力。针对巡查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我市实行分级分类办理,简易事项在网格内化解,复杂事项上传片区综合攻坚站协同办理,同时引入“三官一律”、城管等力量专题办理,实现协同治理。
基层治理的落脚点是惠民。我市聚焦“一老一小”,积极推动民政、团委、妇联等市直部门及群团组织领办党建惠民项目,持续加大政策和资金保障力度,打造老年助餐点50多个、村级互助睦邻点30多个、“四点半”课堂130多个。我市还锚定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提优年”目标,推出“心愿空间”功能提升计划,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400余条,全面推动党群服务阵地功能提档升级。同时,开展“与邻邮约”党群服务日活动,举办党群服务市集20场,开展志愿服务600余场,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为幸福生活“升温”。“我们在21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免费理发点,累计服务群众800余人次,还为部分老年人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汤庄镇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