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薇 记者 孔令玲)“我们代表河道沿线养殖户对镇政府表示衷心感谢。”近日,龙虬镇兴北村原通荡河片养殖户代表翁玉龙、姚桂莲等人将一面印有“清淤护河办实事 情系百姓解民忧”的锦旗送到了龙虬镇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
翁玉龙说,去年,龙虬镇对他家塘口周边河道进行了彻底清淤整治,保证了养殖生产用水的品质。水质好就降低发病率,保障了虾塘里的高邮大虾成虾品质,价格自然也高了起来。“去年我承包的20亩塘口盈利30多万元。”翁玉龙说。
据了解,龙虬镇通荡河和第一沟河道沿线养殖户共有29户。2023年,许多养殖户的塘口大虾都因为虹彩病毒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亏损。为改变这一困境,龙虬镇坚持“好水养好虾”的生态养殖理念,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高标准推动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同步实施镇内河道清淤整治提档工程。通荡河和第一沟河道被列入生态河道建设项目,全长6.9公里的河道进行了彻底清淤整治。清淤后的河道变得水清岸绿,枯水期也能保障沿河养殖生产用水,有效降低了高邮大虾在养殖过程中的发病率。
据统计,2024年底,该镇通荡河和第一沟河道沿线的29户养殖户中2户保持养殖收入持平,其余27户均实现盈利,其中收益最高的养殖塘口亩均效益达到了15000元,真正实现了“好水养好虾、好虾卖好价、好价惠虾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