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俊坤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龙奔公社临城大队尤圩生产队插队一年多。龙奔公社位于北澄子河南岸,是一大片宁静美丽的农村。小桥流水,蓝天白云;大片的农田,夏绿秋黄,充满了淳朴迷人的气息。那时,尤圩村里的房子并不整齐,瓦屋居多,间有草屋。每当夕阳西下,树影朦胧,炊烟袅袅,农人们荷锄而归,很像是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北澄子河向东奔流,而那些枝蔓般的支渠则滋润着大片的农田。这里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当然也有许多传说和精彩的故事。
据说,龙奔本是一个村庄,位于龙狮沟旁。这是一个并不起眼的沟塘,东临龙狮沟河,南临南澄子河,西临周邶墩村,北临三新村。关于龙奔之名的由来传说较多,归纳起来大约是三个。其一,据《高邮县地名录》(1983年版)记载,龙奔村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说在古时龙狮沟,曾有一条乌龙戏水后飞腾而去,因此得名。其二,说是龙奔之名与唐代名将薛仁贵有关。传说薛仁贵大军东征高句丽时,曾在这里驻扎休整,从而留下了“卸甲”的地名。为了提升战斗力,薛仁贵还在此演练“龙门阵”。此阵曲折迂回,十分神秘。龙门阵的龙头向南、尾朝北、爪子分别东西,如蛟龙翻腾,效果令人震撼。他设想唐太宗威坐阵中,由他督阵保驾。不管敌人从哪方冲来,他都能指挥前后左右的兵马护驾。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果然从这个龙门阵南面飞马奔向渌洋湖。自古帝王称龙,飞马者奔也,因此而得名。其三则完全是一个神话,听来有点荒诞,似乎与第一个传说也有些关联。相传东海龙王敖广不敌孙悟空,向玉皇大帝告状。玉帝竟不理会,反封孙悟空为弼马温。敖广十分生气,于是泄愤于地方,呼风唤雨,冲毁民房,淹没庄稼。玉帝闻之大怒,令二郎神捉拿敖广。老龙自知不敌对手,急向西南方向逃避,直逃到澄子河南边。后来,人们把老龙逃到的地方叫“龙奔”。
龙奔是一个神奇之地。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我在这里插队时间虽然短暂,也算是了解一些民俗乡情,感受到乡亲的淳朴和友善,更多的是体会当好一个合格农民的不易。至今还记得一些细节。我到村里小伙小唐家去玩,他的母亲非常热情,一定要我吃下大锅灶烧煮的三只糖水鸡蛋。在老卞家吃的大蒜炒咸肉片,那个香味儿我以后再也没有品尝到。干农活,我干不过村里的妇女。挑稻把时,我虽年少气盛、有蛮力却缺乏韧劲。我还记得一群妇女嘲笑我时欢快的样子,我心悦诚服。在这里,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转眼间,时间流逝了近五十年,龙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龙奔公社和卸甲、伯勤公社合并,成为卸甲镇的一部分,现成为龙奔社区。我原先插队的地方,由于城市东扩,已经融入了城区,当年的影子不多了。很高兴的是,“龙奔”这个名字还活着,古老而新鲜,寓意吉祥,也是龙奔人乡愁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