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聚能谋发展,承压奋进启新程。2025年,城南新区将坚决贯彻落实‘冲刺决胜年’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重回第一方阵、产城融合示范、干部素质提升’三项任务,全面昂扬‘闯’的劲头、踏实‘进’的步伐、凝聚‘干’的合力,争先进位、争创一流、争做标杆,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高邮新实践作出应有贡献。”4日,城南经济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亚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亚奇表示,实现“三项任务”,就是要在项目引建上攻坚突破。城南新区将瞄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前沿方向,动态更新产业链“四张清单”和创新链图谱,深化产业招商、英才招商、委托招商、科技招商等方式,拓展产业基金合作,提前储备土地、资金、能耗、用工等资源要素,全年引进产业延链强链补链项目1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协议外资3000万美元项目2个,招引科技型企业15家以上。严格落实“9123”项目工作法,实行重大项目推进“周例会、月督查、季观摩”机制,靠前启动规划、立项、评审、报批等手续办理, (下转2版) (上接1版)闭环推进联彩光电、云创科技、金智达二期等一批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确保列扬州市级清单项目今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并列统报数。
实现“三项任务”,要在培大育强上攻坚突破。王亚奇介绍,城南新区将大力推进新时代企业培育提升、企业家培育成长、产业工人培育升级“三大工程”,常态化开展“面对面听诉求、实打实促发展”活动,推进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用足用好“两重两新”及一揽子增量政策,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全年工业开票销售超115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家,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5个、上云用数项目30个以上。梯度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链主龙头企业培育,构建矩阵式企业规模,全年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20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5家。
王亚奇表示,实现“三项任务”,要在产城融合上攻坚突破。城南新区将稳步推进“3C”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推动国家石墨烯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中心、省产研院稀土基催化剂项目落地,加快智慧大厦回归科创属性,引进智巢科技、瑞谷科技等机构市场化运营数智信息产业园,确保“4·18”正式开园。举办高邮(深圳)“3C”数字经济产才对接会,放大扬州科教集团创新中心、西电高邮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引才聚才赋能优势,全年新签人才科技项目10个,建立高层次产学研合作项目18个,申报国家级海外人才10人。围绕“立足校区、辐射厂区、带动城区、吸引周边市区”定位,利用职大周边现有载体,加快“美食汇”特色街区打造,以特色美食为“引点”、以休闲娱乐促“引流”,燃旺更多城市经济“烟火气”。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整改出新文游南路沿街店面,全力抓好船闸两侧种植清理、违章管控,努力打造融合共生、宜居宜业新城区。
王亚奇说,实现“三项任务”,还要在作风建设上攻坚突破。城南新区将牢固树立“只有苦劳,没有功劳,等于徒劳”的价值理念,坚决摒弃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作风状态,全力推动干部执行力和落实力由“有令才动”向“闻风而动”转变。全面落实好干部“二十字标准”,更加注重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培养发现使用干部,既看日常行为,也要经常检查作为,依事识人、以事择人,真正把真抓实干、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以“比学赶超”广陵区李典镇为契机,创新开展“三学三比三赶超”系列活动,建立健全“担当作为排头兵、吃苦奉献老黄牛、年轻优秀好苗子”“三型好干部”评选机制,全力激发新区上下争当先进、争做标兵的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
通讯员 朱骏 记者 郭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