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年少体校的教练们

  □  王鸿

  前不久我市老年乒乓球队赴泰州学习交流,泰州老年乒协王主席告诉我,曾在高邮体委工作过的许振华教练,因病过世了。这令我感到震惊,因为这几年来,高邮泰州两地老年队互访都有他的身影啊!悲伤之余,勾起了我对当年在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训练时,所熟悉而敬重的教练们真挚的回忆。尽管他们的年龄、经历有所不同,但其鲜明的个性特点,我是不会忘记的。

  1972年,县体委成立了少年儿童业余体校,这是高邮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那时的体育场设施非常简陋,露天水泥灯光篮球场,煤渣铺的400米田径跑道,巴根草足球场,位于体委办公室中间的三张乒乓球台。

  每天下午放学,县体委的训练场上热气腾腾,一批经过选拔、有一定基础的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等少体校学员,在教练们的悉心指导下进行着严格的训练。

  少体校的教练们,有体委专职的,有兼职的,有知青上调的。他们都怀有一技之长,为高邮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而默默地奉献着。

  原籍泰州的许振华,是高邮体委第一位科班出身的专职篮球教练,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从南京体育学院毕业分配来工作。他身高臂长,专司后位或边锋,既是当年县篮球代表队的绝对主力,也是一名教学严谨的篮球教练,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如相勇、吴伯龙、苏征、赵勇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调至泰州市文化宫工作,延续着他钟爱的篮球事业。

  县体委元老王祖茂也是一位篮球教练。他中等个子,身体较胖,大嗓门,整天笑哈哈的,因患高血压病过早离世了。

  县体委秘书蔡喜模,虽然从事行政工作,却擅长太极拳、气功等,短时间担任过县少体校乒乓球领队和兼职教练。他思维缜密,讲话很有条理,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辈。上世纪八十年代调入县财税系统工作。

  另一位县体委元老杨政教练,嗓音宏亮,办事利索。他学生时代是县里有名的跨栏、跳高高手,1米60的跳高县纪录保持了多年。他担任县少体校男、女篮球队教练,培养了一批篮球尖子。值得称道的是,凭借向江苏省队、国家队先后输送了篮球名将李长山、排球女将毛武扬的优异成绩,获批田径高级教练职称,这在县(市、区)层面教练中属凤毛麟角。他上世纪八十年代担任田径教练后,又培养了曾代表国家队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田径世锦赛的董吉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竞走运动员,是全市最早的田径国家级裁判。上世纪九十年代走上市体委副主任领导岗位。

  县体委唯一的女教练时爱霞,也是科班出身。南京体育学院毕业后,先分配在福建厦门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调至高邮体委,为田径教练组成员。她瘦高个、大眼睛、剪短发,快人快语,听说学生时代就是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因丈夫在武汉部队,后又调至武汉工作。多年前我在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看到了她曾经执教过的学生寻找她并与之相见的动人场景。新冠疫情期间因不幸感染而去世。

  1974年从镇江丹徒调回县体委工作的曹善亭,是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乒乓球专业毕业的科班教练。他中等身材,五官端正,戴副眼镜,讲话富有哲理,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在邮中读书时,就是全县中学生乒乓球冠军。他为人师表,不仅教学员打球,更教学员做人,是我受教时间最长、启发最大、令我尊重的教练。他把高邮少年儿童乒乓球从扬州地区基础最差带到了水平最高,付出了辛勤奋斗的智慧和汗水,为全市职改后第一批乒乓球高级教练。1984年机构改革,曹教练担任了县体委主任,1994年又提任扬州市体育局副局长。至今,他的不少学生仍然是扬州乒乓球届的佼佼者。

  当时知青上调的教练有三位,因属临时性质,其中两位时间不长就离开了,唯一坚持下来的是教武术的张寿山。他浓浓的泰州口音一直未改,一直未离开高邮,一直在体育部门工作,致力于热爱的武术教学直至退休。多年教练生涯,培养的武术尖子有进入高校深造的,有进入省体校、省专业队的,更多的是向广大群众推广普及了太极拳的强身健体理念。他是国家武术七段,目前仍担任着市武术协会会长,继续肩负着传播中华民族瑰宝——武术的使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身心健康
当年少体校的教练们
藏在饭碗里的母爱
与妻结婚四十年
多年母女成闺蜜
妈妈与白发的斗争
高邮报副刊03当年少体校的教练们 2024-07-09 2 2024年07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