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香葱 “走”出国门

  本报讯(记者 翁正倩 通讯员 林华鹏)春气融融,万物复苏。10日上午,记者走进甘垛镇官林村忠银家庭农场香葱种植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映入眼帘:一畴畴翠绿的香葱间,围着各色方巾的百十名村民,坐在自制的小马扎上,采摘、清根、打捆……现场,泥土与香葱的气息交织在一起,清香扑鼻。这些优质香葱将运往该基地合作食品加工企业,深加工后出口至日本和韩国。

  看着忙碌的场景,该基地负责人朱广银喜笑颜开,热情地和记者攀谈起来。“别看这小小的一捆葱,足足有二三十斤。”朱广银指着捆扎好的香葱介绍说,基地现有香葱田约400亩,每年可种植两季优质香葱,当年的12月份到次年的5月底是香葱的收获期。

  谈起走上种植香葱这条路,朱广银直言也是一次机缘尝试。2021年,他和合伙人经营起高邮市忠银家庭农场,一开始种植了辣椒、菊花、香葱等多种作物,香葱仅有50亩,不占大头。他觉得,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葱,一根葱能卖多少钱?结果一年下来,辣椒那些作物用工量大,回本低,反而小小的香葱利润最高,不仅不愁销路,田间管理也简单,每亩能有近3000元的纯利润,这让他尝到了甜头,慢慢扩大了香葱的种植面积。

  产业要振兴,路子就要走得更宽。朱广银深知长久发展的重要性,他便引进好品种,实行“订单种植”模式。“你看,这一片是被兴化公司订下来的,那一片都是销往山东的,而90%都是出口国外。”朱广银告诉记者,为了提高香葱的质量,他从外地引进的品种茎长秆粗、肉厚心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整个成长周期都是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田间管理,以便达到出口标准。与此同时,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农场香葱田也走上机械化、智能化的管理,葱田间安装了电气化喷灌设备,用起了手机智能管理系统,全程使用无人机定期进行施药、施肥等,该农场也发展成为我市第一家实行产业化、规模化种植香葱的农场。2023年,农场年产并出口香葱700万斤左右,产值近600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别报道
小小香葱 “走”出国门
高邮籍英烈万钰在列
图片新闻
机关讲堂讲述培育优良家风
扬州市永高城镇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高邮高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征求意见稿公示
您的痣,究竟切不切?
高邮报综合新闻02小小香葱 “走”出国门 2024-04-12 2 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