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文才
我集邮断断续续有五十年多了,算是集出点“名堂”。有人问我集邮有什么体会?我觉得集邮要做到“五要”。
一、要多看书
提高邮识要看书,鉴赏邮票要看书,编组邮集也要看书。集邮家刘广实先生有句名言:“先集书,后集票”。如果你真的想集邮,必须看一些大书、硬书。这么多年来,我看了这样一些书:《中国邮驿与邮政》《中国集邮史(上下册)》《中国邮票史(九册)》《魅力集邮》《爱上集邮》等。还备了一些工具书:《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国邮票全集(五册)》等。我每年都订集邮报刊,包括《中国集邮报》《集邮博览》杂志等。只有不断地看书看报,你的集邮水平才会提高,才能真正进入集邮领域,享受其中的乐趣。
二、要掌握基本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集邮要有两大技能,一是会网上购物;二是要会操作电脑,制作邮集。少一样技能,集邮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许多邮品我都是在淘宝网上购买,还到孔夫子旧书网、7788集邮网购书或邮品。为了制作邮集我购了一套“雅邦胡氏定位尺”,自己封塑邮品,得心应手。现在制作邮集与过去大不相同,首先在电脑上画彩色框,文字也在电脑上打好,然后彩印到贴片上,再贴邮品。我现在制作邮集都是在电脑上完成。
三、要明确集邮方向
集邮有多种集法:有传统集邮的,有专题集邮的,有生肖集邮的,有文献集邮的。集邮的目的也不一样:有的为了自我欣赏,有的为了编组邮集,有的为了保值增值,有的兼而有之。但每一位集邮者都必须弄清楚自己的集邮目的、方向。我集邮方向是按专题集邮,比如“道教”,虽然道教这个专题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我还是锲而不舍,凡是看到与道教有关的邮品,我都要想办法据为己有。我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研究中国集邮家博物馆中一些珍贵的展品,这些展品都是集邮家捐赠过来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我要把这些故事挖掘出来,讲给观众听。我觉得做这样的事很有意义。
四、要编邮集写邮文
一枚枚邮品的收集,属于集邮的初级阶段,因为只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提高。集邮的高级阶段是编组邮集,不但欣赏美,而且创造美。集邮还要注重研究,动手写些东西。集邮家赖景耀先生有两句名言:“不动笔墨不集邮”,“集邮就要集出一点名堂”,只要不断集邮,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坚持若干年,一定会有所建树。如果你只是收集邮品,不做研究,那么你的邮识就得不到提高,就不能充分享受集邮的乐趣。
五、要参加活动多交朋友
集邮界有个“三U”,就是集邮、旅游、交友。每年全国各地集邮活动很多,如果有时间要尽量多地参加,并与旅游结合起来。参加邮事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收集邮品的好机会。现在集邮群很多,我们可以加入几个群,参与集邮讨论,了解各种信息。最好交十几个不同地区的铁杆邮友,相互邮寄封片。集邮人喜欢发朋友圈和公众号,这里面的信息量很大。作为发布者要做就要做得好一些。我有一个公众号,里面有一半是集邮内容,全部是原创,关注的人、留言的人很多。与邮友互动交流可以学到好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