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桂明
黄瓜很普通,一年四季有售。在没有大棚栽培技术的年代,冬天的它却十分稀罕。
乾隆自下江南起就喜欢上了此物,在严寒的冬天也要品尝。那时候的北京,冬天根本不可能种出黄瓜来。这可急坏掌管御厨的官吏。后来他们发现玉泉山一带有温泉,土壤温度较高,有种植黄瓜的潜力。经过无数次的试验,1776年农历二月,种植在火室里的玉泉山温泉黄瓜终于有了收获。第一批黄瓜过年前运进紫禁城。黄瓜的数量不多,只有7根。乾隆非常高兴,自己留下2根,给皇太后送去3根,给宠爱的惇妃送去2根。
黄瓜最好连皮一起吃。黄瓜皮含有较多苦味素,苦味素是黄瓜的营养精华之所在。黄瓜有拌、炒、酱三种吃法。
第一种吃法,拌黄瓜。黄瓜拍扁切成块,放入盘中用白糖腌制10分钟。蒜头切成末,小米椒切成圈,放入碗中;向碗中加入生抽、耗油、香油、味精,顺时针搂匀即成佐料。滗去盘中的水分,将佐料浇其上,拌起上桌。此物又甜又辣,又鲜又香,又嫩又脆;还好看——主色调红绿相杂,吸人眼球。家餐酒宴,四时咸宜。
第二种吃法,炒黄瓜。炒黄瓜,家庭版的,一般都要配一点猪肉。黄瓜切成条,用刀削掉瓜瓤,改切成块,用盐杀出水分,挤干入油锅炒大半熟待用。姜切姜末,葱切葱花,蒜切蒜泥,椒切椒块,入油锅爆香;放肉片炒至发白,再将待用的黄瓜块推进,加生抽、耗油、白糖、鸡精,旺火急炒两分钟,起锅装盘上桌。黄瓜炒肉片色香味俱全,是小炒之精品和妙品。炒黄瓜,饭店版的,一般都要配一点虾仁。黄瓜炒虾仁,维扬名菜,可上任何高档酒宴;里面若加一小把黄色的鲜玉米粒,格外醒目。
第三种吃法,酱黄瓜。酱黄瓜,家庭一般不做。要品尝,买现成的。扬州酱菜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清宫御厨有关档案里记载了乾隆常吃的一些小菜,其中就有扬州进贡的酱黄瓜。扬州人制作酱黄瓜,选用乳黄瓜做原料。乳黄瓜比一般黄瓜要小得多,用它做酱黄瓜,更嫩、更脆、更甜、更鲜、更香。过去,小康人家早晚用酱黄瓜来佐粥。现在,酱黄瓜经常上宴席当冷盘,并成为一种时髦。
黄瓜当然也可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