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残联围绕主业主责,持续深化党史教育,在残疾人就业、康复、文体、维权等重点领域认真履职,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聚焦重点,完成民生实事。一是持续巩固居家托养服务成果,在2021年基础上,增加服务对象,完善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流程,提升居家托养服务质量,扩面至230人(高邮镇、卸甲镇、城南新区、开发区),并落实增值服务,全年服务残疾人万人次。二是抓好孤独症儿童康复全覆盖(省政府民生实事)。协调卫健、教育部门做好筛查,摸清孤独症儿童康复需求底数全市122人,做到常态化康教训练全覆盖。三是全面落实惠残政策。为2万多名残疾人办理意外伤害险、综合责任险50多万元,发放残困学子助学金80多人,落实残疾人家庭数字电视和移动通讯补贴29万元,开展走访探视慰问活动,慰问困难残疾人700多人,帮助符合条件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做到各项保障政策“应享尽享”。
2.紧跟形势,抓好就业创业。一是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和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电子商务、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全年完成实名制培训322人;二是通过现场招聘、线上招聘等形式,新增残疾人实名制就业223 人;三是进一步稳定就业,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点6.1万元,发放盲人按摩机构疫情补贴1.6万元;四是做好2022年度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年审安置残疾人企业169家,安置残疾人2000多名。
3.契合需求,优化服务水平。精准对接残疾人需求,开展个性化康复服务。全年为2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复明手术,为有轮椅需求的残疾人发放轮椅,为全市546名低收入残疾人适配腋拐、助行器等基本辅助器具;为110户残疾人配齐基本家电;帮助100户低收入残疾人家庭落实无障碍改造;举办1期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班及脊髓损伤训练营,帮助残疾人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继续开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无障碍环境改造;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救助残疾儿童近300名。推动残疾人之家提档升级,指导相关乡镇完善残疾人之家服务功能,提升运行质态。开发区馨邮残疾人之家被列为省级助残社会组织培育试点。完成城南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工作。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常态为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定期开展农疗体验。
4.宣文引领,营造良好氛围。围绕相关主题,开展“一心向党 共赴美好”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市级层面先后举行了“助残日”公益宣传、读书分享、户外采风等文艺活动。乡镇层面依托残疾人之家开展“趣味运动会、观党史电影、诗词朗诵、红色教育”等丰富多彩的小型实践活动。一年来,全市开展各类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上百场,参与残疾人上万人次,文体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群众参与率不断提升。同时统筹抓好各节点宣传工作,挖掘推荐残疾人自强典型,营造良好助残氛围。顾婷婷被评为“高邮市道德模范”、“十大杰出青年”。
5.规范管理,抓好基础建设。顺利完成市乡两级残联换届工作,配齐配强基层残联理事长,优化队伍格局。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年接待来信来访400余人次,处理信访件29件,处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32件,受理实名举报3起,做到对每个来信来访者热情接待,按照现行政策认真做好答复、解释、说服工作,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实。缩短评残时间,规范残疾人证管理,做好十年到期换证工作,落实“跨省通办”便利服务。积极开展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调查,采集残疾人基础信息18900人,完成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