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友斌 甘海锋 记者 文正) 入春以来,我市广泛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沉一线,开展入户指导和跟踪服务,打响新年农业生产“第一枪”。截至目前,我市基层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指导800多人次,累计服务种养大户4000多户。
今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迅速组织动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下沉服务助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通知》要求,迅速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相关工作,围绕稻麦、经作、畜禽、水产主导产业,遴选培育2500名有一定文化程度、有较高种养水平、有群众基础、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四有”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同时选聘173名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有较强工作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丰富农村工作实践经验的“四有”农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员。每个指导员挂钩1个村,指导10余个科技示范户,把先进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和广大农民手中。
春耕备耕阶段,我市充分发挥“中国农技推广”和“农技耘”APP云指导作用,依托“绿农名师”工作室、田间课堂讲解等平台,积极带动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按期上传苗情日志,更新发布田管技术措施。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答疑、视频连线等多种形式,及时为科技示范户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多方助力春耕备耕有序开展,为全年农业生产发展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