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2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究

  □  市实验小学 王一平

  培养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之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课堂上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样的学习就会高效。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得到极大提高,他们就会愿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思维就会更加发散。

  二、构建一题多解模型,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数学是开放性与逻辑性极强的科目,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应只重视解题答案,更应重视解题过程。教师在进行数学建模学习时,应让学生明白“条条道路通罗马”的道理,即数学中一道题目,往往具有多解性,通过一题多解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时,教师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新课开始,教师提出发散性问题:用小棒表示出12,怎样摆呢?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束缚,汇报时,呈现了多种摆法。方法一:1根1根地摆;方法二:2根2根地摆;方法三:3根3根地摆;方法四:4根4根地摆;方法五:6根6根地摆;方法六:2个5根和2根;方法七:左边10根,右边2根。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感受到一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再让学生在比较中辨别出哪些摆法可以清楚地看出有多少根小棒。

  三、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促进思维的碰撞,学生间可以取长补短,想到更多的解决问题方法。通过小组交流和沟通,将多种解题思维聚集在一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专版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究
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钱五万
野池塘
一场啼笑皆非的零食风波
高邮报教育园地0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究 2022-02-17 2 2022年02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