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1月12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积极打造高邮样板

  □ 高邮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全市以省市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中心,重点推进“2+X”平台建设、“含税农业”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提升等“乡村振兴四个年”建设,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高邮样板。我市成为国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模式县,财政资金3953万元,两年内推动我市60%秸秆离田产业化开发利用,扬州市唯一;八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验收;高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通过省五星级评定,成为扬州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推动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扬州市宏大饲料有限公司获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着力“2+X”平台建设,推动“三园”突破

  一是全力推进“四河四路”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建设,将“四河四路”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全年“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重点围绕农村改革实践区、现代农业集聚区、美丽乡村展示区、农文旅融合示范区、社会治理样板区、食品产业园、罗氏沼虾产业园、龙虬庄遗址公园、乡村振兴1号路和每村1个美丽宜居村庄的“五区三园一路多点”的整体思路,实施产业升级、生态环境、育德铸魂、治理提效、生活提质等五大行动,推动农业更现代、乡村更宜居、乡风更文明、农村更和谐、农民更富裕。 目前,虾产业园已建成运行罗氏沼虾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200亩,正在进行罗氏沼虾产业管理服务中心项目招投标和尾水治理项目开工建设准备,龙虬镇罗氏沼虾产业强镇项目按序时稳步推进。食品产业园已完成一期500亩土地流转,高邮鸭集团农产品加工项目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同时,成立园区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已与鲁商集团达成战略框架协议,形成年新增开票5亿元苏州福盈来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意向项目1个。乡村振兴“1”号路道路工程及标志标线已基本完成。二是大力推动八桥农科园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和物流服务区已完成规划,正待调整土地指标;扬大高邮校区二期计划年底前启动建设。三是扩大高邮鸭集团实体化运作成效,推动高邮鸭集团、高邮鸭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总投资4500万元、年饲养量8-10万只的鸭业基地二期项目已开工。

  着力“含税农业”打造,实现转型升级

  一是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三招三引”项目18个,总投资26.22亿元。扬州、高邮考核农业重大项目已认定扬州市级农业重大项目新开工9个、新竣工8个,完成高邮市级农业重大项目新开工13个、新竣工9个。成功申报国家产业强镇项目,争取中央财政1000万元,支持龙虬镇罗氏沼虾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提升园区功能水平,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1个,扬州市级示范15个,省级示范3个,各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19个。加大对龙头企业支持力度,新增扬州市级龙头企业13家、“农业板”挂牌企业3家、省级示范联合体1家。争取扬州市级资金136万元支持高邮鸭集团等3家企业,安排省级资金270万元支持宏大饲料等4家企业,通过加工能力提升发展精深加工,积极打造“含税农业”。三是持续推进稳产保供。全年粮食面积与总产实现双增长。夏粮面积81.87万亩,总产32.19万吨;秋粮面积89.06万亩,全年粮食面积171.37万亩(含轮作休耕0.44万亩),总产预计85.75万吨,分别比市下达任务增0.55万亩、1.4万吨。蔬菜播种面积预计19.6万亩,比去年增1.6%。扬州市下达我市生猪存栏18.1万头,截止10月底,全市存栏18.94万头,占任务的104.6%、出栏生猪18.98万头。新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3家。全市水产养殖面积46.05万亩,预计实现养殖产量17.05万吨。四是聚力优化结构调整。推进稻田综合种养,预计今年新增稻田综合种养面积0.52万亩,全市稻田综合种养总面积达5.12万亩。推广优质稻面积37.81万亩,较上年增加5.0万亩,开展以稻鸭共作为主的稻田绿色综合种养面积5.0万亩。开展农作物轮作试点,大力推广“水稻-油菜”、“粮-豆”等生产模式,耕地轮作面积预计0.84万亩。强化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户)753家,其中达到省级规模270家。五是大力促进产业提升。新创绿色食品品牌6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预估达80%,农产品经营主体纳入质量平台监管数量2693个。“高邮湖大闸蟹”、“龙伟”两个农业品牌入选省农业品牌目录。培育推介省级主题创意农园2个、农耕实践基地1个、康美基地1个,培育新创省级星级企业1个。组织实施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拟新创建省级示范场3家、复检省级示范场2家,力争创建部级示范场1家。示范推广犁耕深翻还田,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52%以上。农产品线上销售实现新突破,截止10月底,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达13.01亿元,预计全年全市农产品电商销售达17亿元。

  着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改革创新

  一是健全农业基础设施。上半年组织实施完成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7.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1万亩,总投资13775万元。下半年组织实施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8.5万亩、高效节水0.25万亩,总投资15062.5万元。计划新、拆建泵站142座,新、拆建生产桥110座,衬砌渠道108.029公里,新建水泥路97公里等。二是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全市新增乘坐式插秧机302台,大中型拖拉机206台,联合收割机177台,无人植保飞行器339台,喷杆式植保机43台,无人驾驶插秧机22台。开展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试验示范3000亩,无人驾驶机耕翻、机插秧试验示范作业9000多亩。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现有农机合作社112家,家庭农场67家,农机经销商8家,农机报废回收企业2家,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1家,农机维修网点18家,粮食产地烘干机点135个。三是促进乡村治理完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农村产权交易累计1508宗,总额约3.67亿元,溢价2068万元;线上交易358宗,交易金额1.47亿元,溢价1263万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突出问题。四是促进社会保障提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以小农户和低收入户为主体,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下乡新创业者等群体,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截止10月底共实施培训14期,累计培训农民2285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政策过渡机制,继续实施“三保五助”等帮扶政策。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动态掌握所有帮促对象发生的风险情况。探索实施防贫保险,对全市241户537人脱贫不稳定户和15户46人易致贫边缘户实施防返贫保险,有效化解返贫风险。加大经济薄弱村帮扶力度,打造一个示范引领村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万元左右。

  着力美丽乡村提升,促进生态宜居 

  一是实施环境提升行动。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五位一体”长效管护。结合今年“百村整治示范”和“创建扬州市级农村长效管护示范村”项目,全市打造100个整治示范点和22个管护示范点,突出点、线、面相结合,确保点上环境漂漂亮亮、线上环境清清爽爽、面上环境干干净净,以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庄台的环境提升。积极开展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模式试点工作,突出“因地制宜”,强化工作抓手,高邮镇实现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三化模式”全覆盖,送桥镇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汤庄镇采用全域推进“拖运保洁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持续提升村容村貌为重点,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深入整治农村环境死角盲区。二是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行动。推进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完成池塘生态化改造1.33万亩。扎实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安全利用措施均已实施到位,实现整个受污染耕地全覆盖。确保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落实水稻肥料试验11个,建立了6个省级、1个市级绿色防控示范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2次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至40%以上。强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了33个镇级回收网点,实现了涉农乡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全覆盖。扎实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建成废旧农膜回收网点16个,市级回收处置点1个,建立地膜减量替代试验示范点6个,市级回收点已回收废旧地膜15吨左右。强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功申报全省唯一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模式县,每年补助资金2000万元左右,目前已完成小麦秸秆离田11.2万亩,较去年增长160%。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统筹整合扬州市级以上财政专项扶持资金1720万元,用于扶持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整治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报告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两会特刊
   第08版:两会特刊
   第09版:两会特刊
   第10版:两会特刊
   第11版:两会特刊
   第12版:两会特刊
   第13版:两会特刊
   第14版:两会特刊
   第15版:两会特刊
   第16版:两会特刊
   第18版:两会特刊
   第19版:两会特刊
   第20版:两会特刊
   第22版:两会特刊
   第24版:两会特刊
   第26版:两会特刊
   第27版:两会特刊
   第28版:两会特刊
   第29版:两会特刊
   第30版:两会特刊
   第31版:两会特刊
   第32版:两会特刊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积极打造高邮样板
高邮报两会特刊24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积极打造高邮样板 2022-01-12 2 2022年0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