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了扎实推进‘里运河—高邮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文化公园、里运河故道高邮段(中段)保护展示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市水利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为指引,紧扣‘聚焦江苏绿心、加快中部崛起’主题,做好水文章,打好文化牌,奋力开创高邮水利现代化发展新局面。”日前,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潘玉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潘玉华说,2021年,市水利局全面压实防汛责任,严格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决落实巡堤查险和上级防指调度指令,成功抗击台风“烟花”带来短时超强降雨,防台风应急工作取得实效。同时,里运河—高邮灌区成功入选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江苏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高邮灌区现代化改造持续推进,灌区品牌打造取得新成效。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全部完成,全市水利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城市一水厂搬迁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行,城乡水务保障取得新提升。此外,实质化运行“云上扬州——智慧水利河长制综合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河湖信息、河长信息等相关内容,推动河湖长制管理信息化、智慧化、高效化。
展望2022年,潘玉华表示,市水利局将全面开展主城区易淹受涝点整治,对城区13个易涝点实施除涝工程,不断提升防洪应急能力;进一步实施高邮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三年行动,全面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污水处理效能。同时,持续推进主城区雨污分流、东平河综合治理、毛港排涝站更新改造等工程,深化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制定我市幸福河湖中长期建设计划和2022年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并完成年度创建任务。
水利是乡村振兴的“血脉”。 潘玉华说,水利部门将致力打造全国现代化样板灌区,围绕建设“现代化节水生态型灌区”目标,实施高邮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灌区节水灌排保障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同时,深入推进人文、幸福、美丽、智慧、规范“五个灌区”建设,挖掘历史遗存,开展水工遗产排查,制定出台《世遗保护利用办法》,编制《世遗保护利用规划》,建立遗产保护名录、标识体系、基础数据库及网络信息平台,建设高品质的世遗展示中心,充分展示水利水工文化,打造水利遗产综合风景区,持续放大世遗效应,激发遗产“活态”,发挥工程效益,实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征途漫漫,未来可期。唯有砥砺前行,方能远航不息。潘玉华表示,将持续在做好水文章上精准发力,在打好文化牌上久久为功,不断推进新时代水利事业迈向新台阶。
通讯员 朱仁权 记者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