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准提庵和徐氏家族

  □  倪文才

  送桥镇有个准提村,这个村名源于准提庵,而准提庵又与徐氏家族紧密相连。笔者最近研阅了送桥东海堂《徐氏家谱》,并去实地走访,弄清了准提庵和徐氏家族的来龙去脉,更体会到了其中的文化内涵。

  送桥徐氏家族的始祖为唐代司刑正卿徐有功。徐有功(640-702年),名宏敏,字有功。祖籍东海郡郯城。青年时期举明经及第(考明经中举),历任蒲州司法参军、司刑(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司刑寺少卿等。长期在司法任上,是武则天时期与酷吏斗争的一面旗帜,也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位以死守法、执正的法官、清官。去世后朝廷赠他为司刑正卿,并谥号忠正。新旧唐书都有《徐有功传》。到了徐有功五世孙徐商,修建徐氏谱牒,并以居住地为堂号,即“东海堂”。徐氏十三世祖徐俯于1127年随宋高宗赵构南下,到宜兴为官定居。二十一世祖徐传霖北上过长江,落籍扬州,形成东海堂江北派系。到三十三世祖徐诚福、徐赞福迁徙江都县(曾为甘泉县)与高邮县交界处(今送桥)繁衍生息,从而形成了送桥准提村一带的徐氏家族。

  到了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徐氏家族因族大户多,居住分散,族人无固定集中地点,经族众议定,在江都县与高邮县分界线上,兴建一所连带宗祠的徐氏家庵,因为供奉准提菩萨,取名“准提庵”。

  据徐氏家谱记载,准提庵的正门朝南,有前殿三间,后殿三间,东厢房六间,中间为天井,可容纳数百人。大殿中央供奉准提塑像,两边供奉徐氏祖宗灵牌。东厢房为生活用房及僧尼住房。庵内住持僧是徐氏族人,管理着庵内二三十亩土地及庵内事务。每年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诞辰日),为家族集会期,凡东海堂徐氏族人都到此聚会。先敬神灵,再祭祖宗。其仪式很是隆重。案台上摆放各种供品,要鸣炮奏乐,宣读祭文,燃烛敬香,烧钱化纸,虔诚跪拜。这一天还有杂技表演、舞龙舞狮等活动,非常热闹。

  准提庵也是历经沧桑,多次毁损。先是经洪杨之乱,即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此庵被毁,后由徐翰章、徐翰才担纲重建。到了民国时期,准提庵年久失修,逐渐破败,族人徐兴邦牵头重新修理,准提庵面貌一新。解放后,准提庵这片区域以庵为名,建立准提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该地区包括徐家坝、徐庄在内名为鸳鸯大队(因域内有两棵古树),隶属送桥公社,后更名为东方红大队。撤队设村时,东方红大队更名为准提村。而准提庵后又被拆除,徐氏家族的聚会随之而止。

  时至今日,送桥东海堂徐氏家族,仍存有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2006年他们第十次续修家谱,完善和延续了家族历史的记载。他们寻找并收藏“徐氏宗祠”“大明乡饮宾徐翁墓志铭”等石碑。准提庵虽然不在了,但准提庵大殿两副楹联被记载在了家谱里,并作为家训激励和教育着徐氏族人。这两副楹联是:“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耕惟读”“祭先祖修身治国成大业,育后代顶天立地做新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特别报道
准提庵和徐氏家族
广告
高邮报特别报道04准提庵和徐氏家族 2021-12-10 2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