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寿松,男,化名房寿龄、黄明,临泽镇人,1920年3月15日出生。其父房志元开草行兼种4亩3分田,维持全家11口人生活,家境贫困。房寿松从小在临泽小学读书,毕业后在界首乡师读书一年,后转学至扬州中学。时值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侵华日军大肆屠杀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激发了房寿松的爱国热情。
当时,有一支陈文领导的自发抗日武装,在扬州西北乡活动,影响很大。他们招收有志青年共同抗日。房寿松一心向往,即从扬州中学弃学从戎,于1939年春投奔陈文部队的教导大队。经团部参事邱剑鸣(中共地下党员)考核,他被吸收为教导大队政治队第一区队第四班学员。在教导大队,他努力学习政治和军事,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进步很快,不久便当上了班长。教导大队在中共苏北工委的帮助下,按照“抗大”教学方针进行训练,学习比较紧张,生活艰苦。有些学员受不了苦,想回家去。房寿松在学习小组讨论会上鼓励大家:“抗日战争是全面的、持久的,我们要树立坚定的革命信念,抗战到底。”他主动找思想动摇的学员谈话,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激发他们的民族气节和抗日热情。1939年6月,房寿松经中共党员吕镇中、陈干两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在秘密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从事地下活动,多次带领学员出色地完成组织上交代的任务。
是年8月,陈文部队遭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围剿。房寿松随教导大队转移时被敌包围在湖边,迫不得已泅水脱险,返回家乡临泽镇。此时,房寿松虽然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他的革命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未变。在家乡他仍以共产党员的身份,秘密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不久,中共高邮县(湖东)工委书记陈干同他取得联系。他在工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先后发展房启东、李国权、董庆章、冯赞美、陆增祥、姚沂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底,临泽党支部成立,房寿松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时,高邮县工委的活动中心在临泽镇。房寿松怀着坚定的信念,冒着极大的风险,一方面竭尽全力掩护工委的同志开展地下活动,一方面大力宣传、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家既是县工委秘密开会、写材料、印传单的办公室,又是秘密联络点。他还动员说服母亲和姐姐替工委送信,成为义务通讯员。
房寿松的哥哥借开草行作掩护,为我军搜集情报。他深更半夜带领家人出去贴标语,散发传单和其他宣传品,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房寿松还协助县工委在宝应县的团庄乡村师范学校开展工作,在临东地区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并抽调得力的同志加强临泽镇郊区党支部的建设,对临泽镇周围地下党开展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日军侵占临泽镇之前,国民党保安八旅政治大队驻防临泽镇。地下党员杨平、丁正铎等人已经打入保安八旅政治大队工作。房寿松和他们取得秘密联络,掌握敌人动态,并随时采取应变措施对付敌人。同时,他还组织抗日儿童团、妇女识字班、街头演讲队、话剧团等进行广泛的抗日宣传活动,在临泽镇及其周围乡村掀起了抗日的爱国热潮。为加强临东建党工作,根据县工委指示,房寿松转移到临东双驹,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不久,县工委书记陈干奉命去特委执行紧急任务。
1940年6月,房寿松受临泽党组织的委托,前往泰县寻找苏北区党委,路经兴化遇到陈干,接上了关系。时值黄桥决战前夕,苏北区党委急需各种人才,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党的工作者,以打开苏北的局面。经陈干介绍,房寿松到苏北区党委报到。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分配他到党训班工作。是年10月初,黄桥战役中,整个党训班随军支前,房寿松配合民运工作的同志分赴水网地区宣传组织群众。他以忘我的精神打扫战场,下河沟打捞溃军抛下的枪支弹药,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黄桥战役胜利后,戴为然带领党训班学员到东台县协助开辟工作。房寿松被留下任时堰区区委书记。时堰区处于东台县边缘,我党我军和韩顽斗争尖锐复杂,开辟新区工作任务艰巨。房寿松立场坚定,作风踏实,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成为贫苦百姓的知心人。国民党顽固派以及恶霸地主却视其为眼中钉。1941年1月,时堰区大地主顾某勾结嵇家庄地主武某在夜间带自卫队伪装成贫民,冲击区公所。区长赵森庆负伤后逃脱。房寿松急速起身,打开房门,准备冲出包围,不幸胸部连中数弹而英勇牺牲,时年21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房寿松的英雄业绩,临泽镇政府将其原住地的一条街命名为“寿松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