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清,市人民医院一名儿科护师,在武汉疫情告急的严峻时刻,她义无反顾申请到抗疫一线。2月9日凌晨2点正式接到任务去武汉支援,所在的队伍是江苏省第五批医疗队省队。时间紧迫,她匆匆忙忙的收拾了行李,丢下了刚6岁的女儿,一人随着大部队前往武汉,踏上抗疫之路。她和队友们接手的是武汉开发区体育中心改造的能容纳56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当天深夜抵达武汉,还来不及休整,第二天就进入紧张的培训,学习各种相关制度,反复练习穿脱隔离衣流程,随时做好迎战准备。2月13日正式开舱接收病人,三天的时间,舱内病人就达到了560多人。疫情的恐惧、繁重的工作,并没有让她却步,她穿着厚重的防护衣,穿梭在方舱内,再苦再累都要坚持,因为此时的病人需要她们。
她的管床里有一位60多岁的王阿姨,老伴是因为新冠肺炎去世的,起初阿姨进舱的时候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流。刚开始,她也不敢和阿姨聊天,怕触碰她的伤心往事,只是默默的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阿姨渐渐的从之前的被动问答,转为主动讲话了,十几天的时间,王阿姨走出了阴影。由于舱内的病人比较多,所以每天几乎都有小故事发生。有一位阿姨,她是2月14号进的舱,2月16号突然发生了低血糖,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阿姨是回族人,对食物的要求特别的高,她只吃族人自己做的食物,牛奶只喝“伊利牌”带有清真字样的牛奶。得知阿姨的情况后,她立即联系阿姨的家人,帮忙给患者准备一些日常所需的食物,又联系后勤保障人员给阿姨定制专门的回族餐。一天傍晚分餐的时候,一位阿姨问她,有没有在取餐的时候看见一个小的旅行箱,她回想了一下是有这么一个箱子,就让阿姨自己去取了。还没有发完餐的时候,阿姨又急匆匆的告诉她,旅行箱没有了。她对阿姨说:“阿姨,你别急,就取餐的一会儿功夫,应该还在,我陪你去找”。阿姨随着她走到取餐地方,发现旅行箱确实不见了。阿姨告诉她,行李箱里面除了日常的生活物品外,还有平常服用的药物。她一边带着阿姨去寻找,一边安慰阿姨,终于帮阿姨在另一个病区找到了旅行箱。阿姨非常感动的说:“你们援鄂的医务人员不但在救我们的命,还给我们太多的温暖”。
随着病人病情逐渐好转,病人陆续开始出院。3月8日她与队友们正式休舱,休舱后在原地修整,3月17日正式结束武汉支援任务。任务虽已结束,然而这次参加疫情的工作经历却是让她终身受益,她说:“到武汉从担心到安心,从水土不服到适应环境,从身体不适到忘我状态,在那里让我看见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同事之间的互相帮助,领导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人与人之间到处充满着关爱”。
文字统筹 陈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