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董铂 记者 杨晓莉)日前,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我市乡村建设中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努力培育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土人才队伍,我市正式开展首批乡土人才初中级职称申报工作。这意味着,“土专家”“田秀才”等也能评职称了。
据悉,乡土人才职称申报对象为扎根和活跃在我市民间从事技艺技能、技术应用与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的本乡本土人才,具体适用范围包括以下三类:一是技艺技能类,包括从事技艺技能工作的“土专家”、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等;二是技术应用与推广类,包括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人员;三是经营管理类,包括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得申报,这也就是说,乡土人才职称评定主要面对扎根乡村的能工巧匠、“土专家”和民间艺人等体制外人才。
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乡土人才职称评审破除了“唯学历”“唯论文”的倾向,只要符合条件,没有任何学历、论文的乡土人才也可申报职称。“乡土人才职称评审标准设置重点以思想素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带动能力和群众认可度等几个维度,以及在乡村范围作出贡献、有示范作用来衡量。”该负责人表示,鼓励乡土人才积极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创新创业、职业技能、学历提升等培训,鼓励乡土人才积极发挥专长参与各类技能培训授课。乡土人才参加的各类技能培训和授课情况可记录为继续教育学时,并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为做好我市首批乡土人才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市人社局还专门制定下发了申报通知,明确了申报途径和具体流程,并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开发布,广大乡土人才可登录网站进行查询、申报。
另据了解,在今年我省首次乡土人才专业职称评审中,我市共有7名乡土人才获评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