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亚萍
为照料两位单身大伯,她立下特殊“婚约”——招夫上门。25年来,她悉心赡养、精心照料着两位大伯,用孝心温暖着老人,用柔弱双肩撑起了这个特殊家庭。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我市卸甲镇花阳村的郭春红家中采访,只见200余平方米小别墅宽敞明亮,屋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正在农田里劳作的郭春红赶回家接受了记者采访。
郭春红介绍,两个大伯郭华兴、郭华生和她父亲是同母异父的兄弟。早年生活条件艰苦,两人一直没有成家,二伯又是肢体二级残疾,在郭春红四岁时,由父亲做主,将她过继给两个伯父,她也随之改姓郭。现在她和丈夫带着大伯二伯住在这里。
“春红好呢,把我们老哥俩照顾得妥妥当当的,现在我们都八十好几了,身体还算硬朗。”在一旁的二伯郭华生告诉记者,“我们喜欢吃肉,今天中午春红还打了两斤肉回来。”在两位大伯的心里,郭春红不是亲闺女,却胜似亲闺女。在郭春红二十多岁谈婚论嫁的年纪,她就打定主意要招个上门女婿,一起照顾两位老人。经人介绍,来自汉留的陈吉银与郭春红相识相恋,两人婚后育有一个女儿,夫妇俩共同承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这一照顾,便是二十五年。
平日,丈夫陈吉银白天在外做油漆工,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郭春红就成了料理家中事务的主心骨。她每天清晨四点多起床,烧早饭、洗衣服,在家里的十亩地里忙活。一有空郭春红还会到附近的鞋厂上班,补贴家用。凭着庄稼人的本分、勤劳,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2008年,夫妇俩拿出所有积蓄,新建了200余平方米的楼房,改善了一家人的居住条件。
“老人们年纪大了,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特别是我二伯,腿部有残疾,又有关节炎,一发病就高烧至40度。”说起家里的老人,郭春红感到重任在肩。大伯今年86岁,二伯82岁,都已是耄耋之年。为了方便照顾老人,自己选择在附近的鞋厂上班,工作时间灵活,老人有什么事情一喊就到。
采访中,郭春红的不少邻居过来串门,大家七嘴八舌地夸起了郭春红。“不容易,她每天晚上八点下班,回去还要给老人洗洗弄弄,就算是亲生闺女,有时候也做不到像她那样。”“她勤快呢,闲不下来,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又孝顺,是难得的好闺女。”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况我们家有好几个宝呢。”郭春红笑着对记者说道。在郭春红和丈夫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他们的女儿郭陈从小听话懂事,烧饭做菜、打扫卫生,为家里大人分担生活的压力。如今,郭陈在扬州做护士,还时不时回来看望双亲及长辈。
道德传家久,家风济世长。结婚25年来,郭春红夫妇俩一直用行动践行着孝道。在他们看来,百善孝为先,伯父含辛茹苦将她养大,她必须好好孝顺他们,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让他们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