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先士卒 逆行而上
1月23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除夕前夜悄然打响。参加会议归来,何春梅感知肩头的这份重担容不得半点大意。除夕的清晨,她主动放弃休假,直奔单位,着手谋划新区抗击疫情预案,排查可能出现的疫情隐患。也是从除夕这天开始,她在新区抗疫一线持续奋战,愈战愈勇。
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黑暗中负重前行。何春梅说,她愿做那个负重前行的“夜行人”。抗疫期间,面对父母“今天休息下吧”的怜爱目光,面对爱人“非去不可吗”的浓情关爱,面对孩子“妈妈陪陪我”的撒娇嗔怪,她只能耐心地劝服家人:“再等等,疫情就快过去了。”每一天,她义无反顾地离开“小家”,直奔抗疫的前线“哨所”,直至目前从未间断。何春梅认为,作为党员,抗疫战场上就要豁得出去,主动亮身份,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责无旁贷 全力以赴
在这次抗疫中,何春梅被任命为城南经济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承担整个新区流动人员的动态监测和统计工作,同时还要坚持每天上报疫情防控统计信息、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把办公室的工作做精做细,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何春梅说,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是指挥部的“中枢神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信息统计是战“疫”致胜的关键环节,信息统计员就是战场上的“军事参谋”,因为统计结果能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进而预判下一步的走向。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何春梅在没有任何模式可供参照的情况下,边干边学,边学边干。首先是提高统计数字的准确性,为了保证每一个统计信息准确无误,她每天对各个村(社区)上报的数字逐一核实,对可疑数字追根溯源,直到确认无误为止。截至目前,她累计登记核实各类人员信息近20000条,跟踪和反馈重要区域人员信息5000余条,无一差错。其次是坚守岗位不松懈,她和同事们每天在和时间赛跑,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为了节约时间,防备突发情况,她中午都不回家,累了就蜷缩在沙发上打个盹;晚上加班,累了就用热水洗把脸,继续挑灯夜战。抗疫期间,她手机24小时开机,有工作电话必接,有工作任务必应。何春梅所做的工作琐碎而平凡,但是她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尽最大努力去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精益求精 树立“样板”
疫情突如其来,如何做好防控,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各地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探索一边推进。在疫情防控初始,何春梅也是按照相关要求,每天上报流动人员统计信息。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要求统计的部门很多,且各自为阵,各取所需,这既给新区和基层单位增加不少负担,也可能出现重复统计。针对这一问题,她在多方探讨和摸索后,建议将上面的“多条线”并到新区的“一根针”中,把疫情重点地区回邮人员多个信息整合成“一人一表”,使得村(社区)统计能通过“一张表,管所有,清底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疫情期间,扬州挂联市领导来新区督查时,对“一人一表”的做法予以了充分肯定。战“疫”情势趋稳后,何春梅个人觉得,战“疫”取得的经验弥足珍贵,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对于总结经验至关重要。为此,她和同事们率先行动,将新区抗疫指挥部所有文件、资料近百本及时汇编装订成册,同时,还到各个村(社区)“手把手”指导。这项工作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并要求加以推广。
通讯员 邮组宣 记者 葛维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