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4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干亲
  □  赵科

  我们这有个风俗——认干亲。姓马的小孩总要找个姓曹的干爹,这样孩子才能安全长大,或者是这小孩身体多病,需要讨百家饭方可养活,于是就会认柏姓人家为干亲。

  我小时候身体不太好,经常流鼻血。疼爱我的曾祖父可着急了,找算命先生算了一卦,说是要吃百家饭才行。可庄上没姓柏的人家,老太爷一着急就给我找了一户姓万的,让我去认干爹。万姓人家本来就与父亲交好,一口答应。从此我就多了一个干姐,两个干弟。每年腊月廿四,干娘总要为我留下灶饭。这饭有讲究,是糯米做成的,上面有一个大红枣,春节拜年时带回家。我开始还比较乐意,可随着年龄增长,到了上四五年级的时候,庄上的小伙伴一听我去干娘那拜年,就在路上堵住我齐声叫道:“干亲、干亲,吊篮拎拎,三年不到晚,就是真亲。”让我十分生气。长辈们见我面红耳赤,更是乐呵呵地激我:“哟,去丈母娘家拜年了,把新娘子带回家呗。”我真想扔了拜年礼物回家。爸爸在一旁看着,笑呵呵的。妈妈连忙哄我:“闹得玩的,快去快回。明天还要去外婆家。”并且帮我驱赶人群,“不要跟孩子瞎说,孩子还小。你们这些做长辈的越来越不像话。”妈妈说着,也是面带微笑。二三里的拜年路程,我磨磨蹭蹭能走一两个小时,遇到熟悉的同学就绕过他们。

  午饭的时候,干娘很是热情,可我吃饭就像受罪,庄邻都过来看我,问这问那……干姐与我是同学,再也不上桌吃饭。吃完午饭,带上灶饭、糕糖、压岁钱,急忙回家。

  年后开学,班上的同学说着说着就谈起我和干姐,一个个挤眉弄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专版
晨访秦华孙大使
谢老师
舅舅是舅也是父
高老伯的家风
干亲
又到花开时
我的公公
高邮报副刊03干亲 2020-04-21 2 2020年04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