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年我担任五(3)班班主任。刚接这个班,发现好多学生的行为非常随意:讲话随便,想说话就说话,特别是预备铃后的两分钟和中自习老师不在的时间,总是安静不下来。哪怕布置个作业或传达点什么事情,有时都要依靠教鞭的威力。上课爱插嘴,甚至有的同学时不时会站起来提一下裤子,脱个衣服,穿个衣服,喝点水什么的。教室值日需要点名提醒,地扫不干净,桌子排不齐,整队集合拖拖拉拉,学习用品摆放不规范,桌上桌下乱七八糟。课堂发言看似热火朝天,实际做起作业来一塌糊涂。课间东溜西逛,卫生间成为他们集合打架谈天说地的好去处。每天书包背来背去,检查作业不是没带就是没写……我想改变这种随意,但如何改变呢?
我觉得应该帮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利用班会和第一次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内容《制定班级公约》,让所有学生明确本学年的班级奋斗目标是建设和谐、文明、上进的班集体,每学期各门学科成绩力争上游,每月力争文明班级。而要实现这样的班级目标,需要每一位同学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作为五(3)班的一员,每一个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我们制定班级公约时,对每一个方面进行了细化,以便大家共同遵守。遵守是为班级争光,而违反是为班级抹黑。当有同学红领巾或胸卡没戴时,当同学争吵闹矛盾时,当他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时,当他忘记自己的值日任务时,我会让他自己反思这是怎样的行为,是争光还是抹黑?于是,随意在共同约定和屡屡矫正中慢慢得以改善。
学校安全工作大于天。特别是课间活动,稍不留神就会状况百出。三令五申效果并不明显,再加上我们班紧靠卫生间,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几个班学生聚合的地方,特别是卫生间门口的小道,追逐打闹鸡飞狗跳。训斥打压并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一味地不准学生课间活动,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劲头和活力。怎样才能既安全又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呢?
我在班级推行小游戏。首先是拍手游戏,又能取暖又有益身心,还要进行比赛,比出冠亚军,学生兴趣盎然。本周我发现有的同学在玩卡,我相信好多班主任都曾经收过一摞摞的卡,但这次我不想收。晨会课,我问学生,这卡怎么玩,谁来给我作示范?有没有危险?能不能趴在地上玩?能不能早上不读书就来玩?能不能不完成学习任务就玩?能不能有多种玩法?大家先玩几天,我们下周来进行一次练笔。学生一下子沸腾了,开心了。几天玩下来,我问学生究竟发明了几种玩法,大家热情高涨,什么兰花指,什么横切,什么竖切,什么搭卡、读卡等,但当有学生说飞卡时,大家立即反击:不行,有危险,不安全。于是,课间有事情可以做了,写作文也有素材了。我在以后的每一个星期都给学生推荐一种游戏,玩魔尺了,玩魔方了,下五子棋了,或者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拾布子、跳方格,也是很有趣的。某种程度上说,游戏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
我是班主任,也是语文教师。我的班主任工作常常和我的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提升学生的素养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条。作为学科老师,在上半学期,我重点抓学生的书写,必须写好字,写不好就要重写,我的作业要求从不降低。半学期下来,我班学生的书写大有进步。下半学期开始,我主要抓读书和练笔。阅读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所以我挤时间让学生阅读,通常是阅读课和中自习的11点半到12点这半个小时。其次每天开始写心灵小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每天评选,在班级发表,五次优秀奖励一本本子,十次我借给他一本课外书,学生积极性空前。在每天的发表中,学生会渐渐明晰哪些是正能量,哪些是负能量,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长期训练下去,学生的心灵会慢慢得到润泽和滋养。而对于我来说,不仅可以及时掌握班级动态,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