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09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蒋成忠——让王磐、张綖作品研究走向全国
  □   陈其昌

  学贯中西、国学深厚的汪曾祺对明代高邮能出现散曲大家王西楼,“总觉得是奇怪的事”,“在我的家乡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事”,“我觉得对王西楼的评价应该调高一些,这不是因为我是高邮人”。汪老写《他乡寄意》时还说:“我小时候在家乡没有读过一首王西楼的散曲……我很希望家乡能出一两个研究王西楼专家。”30年过去了,蒋成忠对王西楼研究独树一帜,同时,专家也称赞他是研究、辨析张綖《诗馀图谱》500年来全国第一人。

  酷爱文学  舞文弄墨《一得录》

  1953年2月,蒋成忠出生于一个以摇麻绳为生的平民家庭,兄弟姐妹五人。其时,全家生活是“缺钱上学书难买,家贫无米菜充饥”。蒋成忠的第一学历不高,后通过自学,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他自少年时代起,就爱读书,擅写文;到后来,《蒲草集》《一得录》《戊心斋吟稿》相继正式出版,令人刮目相看。其中,蒋成忠的《与三朋四友论权钱》:“不争权嫌官小,不夺利恨钱少。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切勿说破个中妙……千古一吵为纱帽,千古一闹为钞票。”我以为,《蒲草集》《一得录》虽有一定社会价值,而艺术价值尚处于顺口溜的初级阶段,待至《戊心斋吟稿》问世,才吟出了一定的诗的意境与味道。随意翻阅《泰山挑夫》:“艰辛赶太阳,困苦度时光……挺直钢筋骨,昂扬铁脊梁。”何等铿锵,何等豪迈。非目睹的诗人是写不出来的。

  1986年1月15日,是蒋成忠难忘的日子。高邮县盂城诗社成立。熊纬书、崔锡麟、金仲辉等在诗社竞领风骚。作为36名诗社成员之一的蒋成忠洗耳恭听。如果没有那一步,哪来近二十年来高邮诗(词)坛的领头羊哩。

  两栖作为  研究王磐第一人

  蒋成忠原为企业界人士,曾担任企业工会主席、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写《王磐作品评析》时任民营企业董事长。面对经济经营、从事写作(他自称为自娱是谦词)两条线作战,他勇作为、敢担当。是他恩师朱延庆在关键时刻,“推”了他一把,“成忠你身为高邮政协盂城诗社社长,对诗、词、曲都有涉足,何不能在先贤王磐身上做点研究?”

  十年磨一剑,5年著一书,乃作家常事,而蒋成忠评析王磐作品,并一炮打响,亦在意料之中。窃以为,评析,乃评述与分析之综合运用。蒋成忠对王磐作品,从思想性、艺术性、人民性逐篇加以剖析,恰如其分、实事求是、条理分明,令人信服。首先,他为王磐正名。我原以为王磐为南曲之冠(《中国文学史》1959年版称“与金陵陈大声并为南曲之冠”)。现则清楚,王磐作品皆北曲,是明代“北曲之冠”,简言之,明代散曲第一人。这也因有王磐作品传世,成就了蒋成忠研究王磐作品走向全国的第一人。蒋成忠对王磐的《久雪》《元宵》《失鸡》《咏喇叭》的剖析言之凿凿、理之灼灼;而在研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他也坦然标明:不清楚、没查到,这就是学者型的严谨。其次,他为汪老对王磐将《中原音韵》背得烂熟的推测作了补充,北曲用《中原音韵》,入派三声,虽高邮一带是江淮方言,有入声,但王磐运用《中原音韵》十分自如娴熟。

  评析作品离不开纠错、校正、释疑。如对套曲【南吕·一枝花】《村居》有论云:“村居之作,甘恬退也”,蒋成忠认为,王磐从未入仕,未曾“进过”,何谈“退之”?又如,仍是《村居》,民国十年国学大师任中敏根据嘉靖辛亥张守中本重刻,其【尾声】中“能飞的白鸟,快奔的乌兔”,王鹤的《古代诗词咏高邮》中“能飞的日鸟,快奔的月兔”,蒋成忠认为应是王鹤所录“日鸟”“月兔”正确,且有曲律为据,按【南吕·一枝花】律式,此字位应为仄声,而“乌”字平声,出律。元曲无不如是,王磐不会犯此低级错误。诸如此类的纠错等一一指出,实为善举。至于王磐的故事,如身为朝廷宰相的杨一清,阅《咏喇叭》后,极为赞赏,遂结为神交之谊。又如一日,文学复古运动前“七子”领袖人物,李梦阳与王磐相会镇江时,不把布衣王磐放在眼里颇为傲慢。席间,王磐口吟《老人灯》一首:“形骸憔悴不堪描,还自心头火未消。自分不知年老大,也随儿女闹元宵。”李梦阳心知其嘲,大窘。后李梦阳恩师杨一清出来圆场,双方互为敬酒,此后成莫逆之交。这虽是附录的故事,亦可显示文人的风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王磐作品评析》一书搜集了《王西楼乐府》《野菜谱》等全部作品,表明了蒋成忠“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的信念与情操,令人钦佩。乡贤国医大师王琦,当年得蒋成忠《王磐作品评析》一书手稿,“不觉乡情涌动,欲罢不能”,将其“拥之入怀,慰心中之渴”。欣然为此著作序。

  觅得孤本  《诗馀图谱》有新意

  《诗馀图谱》为高邮南湖诗人张綖所著。随着国民党当局去台,因明嘉靖丙申本为孤本,作为珍贵书籍运到台湾,大陆无存,极为珍贵。蒋成忠专门赴台,通过一女同乡几经周折,觅得此书(复印件)。蒋成忠著《张綖〈诗馀图谱〉考辨》一书,为“初刻原图文数百年后的首次面世”,此言不虚。它确实是词律学研究和传承的重要著作,填词家研修与创作的规范书籍。尽管张綖在中国文学史籍籍无名,但是在首创词谱上贡献可谓独树一帜。

  张綖出身于名门望族,出生在原车逻南湖,现划为高邮镇湖滨村,七岁读书通大意,口占为诗,被视为神童。少时从王磐游,得岳父真传。出武昌通判,迁光州知州。退居后于南湖建草堂数楹,藏书数千卷,读书、吟诗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即使眼睛生翳,仍然叫人读给他听。其一生著述宏富,精于声音之道。因此,作《诗馀图谱》也就顺理成章。

  蒋成忠称张綖为“词谱鼻祖”,其对词律学贡献巨大。张綖首论词分婉约、豪放两派,称少游为“婉约词宗”。其《诗馀图谱》有三大首创之功。首先是填词格律创制,诗馀是词的别称,而图谱是用圆圈的变化表示平仄声及其词律,开辟了“以谱填词”之先例,让后人有词律格式可循。其次,是二体学说认定,即上述的婉约、豪放之分。蒋成忠也解释,一位词人的风格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排斥少游的豪放之作,因此二体说法一直都作为词学艺术风格的对立性范畴被广泛、长久地确认和运用,历史的检验证明此说无错。再次是三分法则创立,即计收词调一百四十九阕,第一次提出“小令、中调、长调”这一学说,使后学者“索骏有象,射鹄有的,殆于词学章章也”。比其他学者同论早行多年。

  蒋成忠在研究张綖作品时,发现许多名家、版本,竟将张词当秦词。自明代山东人王象晋《秦、张二先生诗馀合璧》一书将秦、张词讹混后,其误相继不断,如《钦定词谱》亦有错认,再如《全宋词》一书中收入秦诗147首,居然有57首为张綖所作。张綖《行香子》一词,即“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正莺花啼,燕儿舞,蝶儿忙。”也误认为少游所作。

  好事成双  研究王张写辉煌

  三更灯火五更鸡,说的是人要勤勉、辛劳。蒋成忠可算似“超标”的一个。30多年来,他的床头灯入夜时从未熄过,柜上有书,醒来,看一阵书,然后入梦,抑或,想起一句什么好段子,三言两语记在笔记本上。五年著“王书”,六年著“张书”。他不是在写书,而是在玩命。

  蒋成忠对王、张作品及秦观作品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得到一批专家的认可。全国第八届秦观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华师大举行,蒋成忠以《秦观、张綖诗馀考论》一文入选进编,人虽未能参会,但是,在研讨会论文点评时,其文被特别拎出点评。认为其文论点、论证确切,论据凿凿,可为今后再出秦观词释疑,指明讹误、纠错改正过来。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玉琪,是词律研究专家,曾出版过《北宋词谱》、《词调史研究》等著作,点赞蒋公的书“是研究张綖作品的开创性著作”。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也为“张书”题词:“约规词客声能守,考辨图谱音可循。”十分得体。

  身为高邮盂城诗社社长的蒋成忠,与吟友一道,齐心协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活动,他是近20年来的领头羊。两届“林杉杯”、一届“赞化杯”,几千首应征诗稿飞至“诗词之乡”,推动乡邦文化,扬誉高邮美名。他还连续九年组织了“凌波雅集,端阳诗会”,或吟诵,或口占,气氛热烈,讴歌新时代,赞扬好事成双在高邮。他还举办诗词讲座,提携晚生,帮助吟友。以至帮助李氏家族编校一本正式出版的《李必恒李贡诗选合璧》。对上述许多活动,他分文不取,志在“有益于世道人心”。

  走出里巷  研究写作奏凯歌

  蒋成忠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楹联研究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高邮诗词学会副会长。已创作近千首(副)诗、词、曲、联。他的楹联已走出国门,在韩国“崔致远纪念堂”就悬挂有赵万和所书,他撰写的楹联——“阔海高岑虽异地,清风明月本同天。”其联词性同类、平仄合律,对仗工稳,歌颂中韩友好。  蒋成忠在创作100多首散曲时,遵循规约,坚守格调,继承传统、注意通俗、少用典故,尽量让散曲走进普通读者中去。今年国庆70周年,由高邮诗词学会主办的诗词朗诵会,欢庆气氛浓烈、诗词内容优美,受到与会者好评。为此,他创作了几首有关国庆散曲。其套曲《国庆七十年放歌》读来令人振奋——“【粉蝶儿】华夏腾骧,驭金鳌、胆豪心壮;驾银鹰、意阔情狂。瞰南陲,瞻北域,哪一处不市稠人旺;哪一处不地吉天祥。喜融融、把颂歌高唱/【耍孩儿】九州崛起门开放,志远神清气爽;八方会聚客来频,民安国泰军强。沧澜凛冽千堆雪;玉宇逡巡万束光。灵霞集,韶晖一派,锦绣封疆。/【煞尾】经济振兴庆国昌,一带多边一路帮。看天安门前五星赤帜劲升三千丈,世界人民共钦仰。”

  就在蒋成忠创作散曲的同时,他对散曲的深入研究正在鸣奏进行曲。《散曲基本常识浅说》《散曲对仗之法》《散曲声韵之法》《散曲修辞之法》《散曲衬字之法》《散曲常用字表》《曲谱举要》,一篇篇字以万计的散曲理论文章在流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蒋成忠——让王磐、张綖作品研究走向全国
广告
高邮报特别报道03蒋成忠——让王磐、张綖作品研究走向全国 2019-12-09 2 2019年12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