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届秦研会散记
  □   陈其昌

  今年11月9日,第十届秦观学术讨论会即将在邮隆重举行,其规模、档次不亚于1986年11月10日首届秦研会。我曾在首届秦研会秘书组工作,手头上保存了一批参加首届秦研会教授、学者的信件、诗词原件。这些资料极为珍贵,因为原写信人、诗词作者不少已经去世。但是他们的手迹还在,开会前后发生的事情还一直在我的记忆里。

  徐培均早与高邮结缘

  文游台就是秦少游台,已是秦学界的共识,也是汪曾祺惦念的地方。早在首届秦研会之前,徐培均就从日本汉学家横山弘教授处觅得《淮海居士长短句》宋乾道年间刻的孤本(珍藏日本、复印件)。为筹备会议,我与他通信。他得知我与横山弘同游文游台,在信中嘱我如今后再与横山弘晤面,“请代为致意”。他还告知,在台访问时得到秦观的一首五言佚诗,又在编书时校正了不少错处。治学严谨的徐培均到了晚年,曾把高邮明代张綖诗词误为少游所作,全部删除,那是后来事。他还将日藏乾道本《淮海集》缩印胶卷复制一套,送文游台珍藏,又为高邮送了一份大礼。

  徐培均曾在写给朱延庆君的信中表明,参加首届秦研会,觉得十分荣幸,感谢县里领导热情接待,有幸结识了不少朋友,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他还夸赞了高邮人的朴实热情。多好的一个长者,不幸于今年十月份去世。

  叶张二老未到会的祝贺

  叶羲江、张国政二老未能到会,他们致函与秦研会筹备处联系,对首届秦研会召开表示祝贺。作为工作人员,我将他们的信保存至今。叶老以一手硬笔行书致函“秘书处”,信中表明,他于九月中旬起,从西子湖畔奉调至民革中央主持宣传部工作,同时兼任清华大学、杭州大学中文系硕导,因孙中山先生诞生12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工作忙走不开,又觉得“失去了一次学习机会,特致函表示热烈祝贺,祝大会圆满成功!”这是客套话吗?非也,乃谦谦君子的心声。

  张国政,高邮人,曾任天津大学副校长,一直关注着家乡文化事业发展。他的信函是用行书小楷写给陈中坚同志的,未能来邮的原因也是活动、会议较多,不能如愿。他的话与叶老的话如出一辙。不同之处是张老“请著名书法家王颂余老先生为文游台书字一幅”,作为对大会的贺礼。他还期望会后将与会者论文“寄来一份,我将拜读”。并附注,高邮城内许多人家挂有王老作品的条幅。我不知王老是何人,但我知道正是张老托人请范曾为文游台画“四贤图”一幅,分文未收,没有张老搭桥,哪来“四贤图”。

  体改后的首次文化盛会

  1984年仲春,体制改革在全国展开。临政莅事者都很想为家乡做点实事、好事,经过筹备,很快就唱响了秦研会的弦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教授、专家70多人参加了这次“空前的盛会”(与会者话语),提交了33篇论文,高邮有金实秋等6人送上专著、论文。其时,金仲辉、金实秋父子编写的《秦观研究资料汇编》(内部发行),可谓风光一时。后又正式出版,如今仍一本难求。汪老所说的有几个青年人在研究秦学,肯定是指金实秋、王干、肖维琪君。正如曹济平副教授在闭幕时指出:“我们高兴地看到,一支研究秦观梯队正在形成……青年研究工作者也充满活力,显示出生机,是秦观研究在未来获得更大发展的希望。老中青济济一堂,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对话,充分反映了喜人的景象。”我以为,曹教授道出了盛会的特点,也为后学者指明了方向。在文人相亲的时候就会出好文章。文学事业的发展,必须由文化人齐心协力地共同担当。

  说它是盛会,还在于名人多、品位好、水平高。既有著名教授施蛰存、万云骏、吴调公的诗词,又有中青年学者及高邮人的诗作,可谓老少咸集,妙笔生花。吕蔚的一首七绝:“万方福辏古秦邮,盛会空前谁与俦。又喜文游添韵致,笔酣墨满播千秋。”既点赞了盛会,又表明继承传统的心声。还有一首高邮无名氏七绝:“盛会召开称首次,秦观学术共磋研。洋洋洒洒名篇出,大笔雄文别有天。”直白、真挚地歌吟了盛会。

  会议原先由政府写作班子拟的欢迎辞,颇好。原稿有恰如其分的赞美之词:“秦观以独特的风格,在作品中创作了一个个优美的艺术形象,传达出对人民、对女性真挚的感情,并发展了词的技巧、韵律,成为集婉约之大成者”,超越了千百词人之上。这决非自卖自夸。欢迎辞还提到了一批名人,从唐圭章(南师大教授),到高邮籍的汪曾祺、张国政等人。后来,此稿未用,改为由唐圭璋作录音开幕词,比原政府写作班子的文稿更好。唐教授说,少游是大家,不是名家。他的词,不使气、不用典、不雕琢,写真景、抒真情,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唐教授还评秦词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济急管繁弦,他是和平婉约、情韵交融的。我以为,在“大师”光环满处套的时候,用大家评述秦观,十分得体。

  说起这次秦研会,不能不提到高邮驻上海“文化大使”褚元仿。他历来心直口快,与一位姓吴的先生,为到会的名单,争得面红耳赤。有人争着要来,本也是好事,但褚公知道家乡根底。那些年,工农业总产值不过十亿元左右,社员年人均分配也只有四五百元。你吴先生还提出副教授以上与会者,必须车子接送,这哪有可能。听说要参加此会,横县县委特地发出介绍信,介绍黎之江赴会,并请高邮在食宿方面给予安排。请来的客人,哪有不安排的道理。最高兴的是郴州地区文联领导,当他们获知第二届秦研会在郴州举行,立即上报地委领导,领导也十分高兴,决定即早着手筹备,让郴州与高邮两地深厚的少游情绵延流长。

  上世纪聚会留下的感慨

  由于会议准备的时间短,又缺少经济实力,聚会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距离开会还有三天时间,文管会朱熙元同志给县领导朱延庆写一便条,主要是反映经费问题,缘由朱熙元向扬州提出两千元会议经费,扬州文管会只答应解决一千元,且要文教局出具收据,而一千元也得由扬州两位领导赴会带来。此等情景,与如今市委、市政府对宣传文化的投入,不可同日而语。

  与会者曹济平副教授回宁后,向唐圭璋汇报首届秦研会相关情况,唐教授“感到非常满意”。其时,正好有《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唐老,记者表示一定要报道首届秦研会。于是,曹公写信给朱延庆,希望速将会议报道材料寄《人民日报》记者部,同时表示,该记者对《秦邮帖》很感兴趣,曹教授已将带回的一本交给记者,如这方面需要报道,可发稿给《人民日报》海外版编发。曹教授还说,唐老已同意编这次会议的论文集,请高邮速将打印稿寄宁。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关报道并未见诸《人民日报》,直到次年才由肖维琪、王坚在上海一种学术杂志上发出,有两千多字,幸甚。而论文集则如泥牛入海。直到后来,高邮才出了一本由顾毓琇题写书名的《淮海清芬》。

  三十三年,弹指一挥间。如今,高邮正在发挥聚文化人效应,宣传文化部门做实事、干好事,高邮新人辈出,佳作连篇。在秦学研究方面,继金实秋以后,许伟忠先生从2005年开始,倾注十多年心血和精力,终于写成《悲情歌手秦少游》《足迹》等专著,为打造秦学研究高地树起了新地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名城印象
   第06版:教育园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公益广告
首届秦研会散记
广告
高邮报特别报道03首届秦研会散记 2019-11-07 2 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