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沟村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小麦,土地种植收入微薄,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在工厂打工,年轻人很难留在村里。如何让土地生“金”?陈鼎俊和陈哲邀请了省农科院专家实地察看种植环境,发现高邮的气候、土壤条件比较适合西甜瓜的生长,但由于没有种植传统,本地市场上的西甜瓜大部分来自东台、兴化甚至海南。同时,高邮缺少西甜瓜种植示范推广基地,周边种植区基本是露天种植或者小棚种植,开展规模化的西甜瓜种植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陈哲书记把他们找来谈心,鼓励他们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勇敢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尽管调研结果给了他们开展西甜瓜项目的信心,但对于自己投资创业,陈鼎俊还是十分犹豫的。作为村里的年轻干部,工作年限不长,积蓄也有限,资金投入后如果难以收回,对他、对家庭来说将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于是他们找到了人社部门,在人社部门的创业专家引导下参加了创业培训,知道了在创业路上应该怎样处理经济和发展的困惑,接受了人社部门提供的创业贷款以及创业补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本镇大学生村官、龙腾村副主任徐鑫臻聊起自身创业想法,他随即表示愿意加入创业团队一起创业,共同承担风险。团队成员敢闯敢拼的劲头激励了他,经过一番商议,他们正式开始了一沟瓜果种植的项目。他们自筹资金入股,陈哲书记也拿出部分“第一书记”工作经费作为村集体资产入股。经过多方选地、测土壤,他们流转了十五亩土地种植礼品型哈密瓜、薄皮甜瓜和西瓜。
在陈哲书记的帮助下,陈鼎俊他们联系了省农科院瓜果种植专家高长洲教授作为技术指导。一些基本农业种植技术,如西甜瓜生长特性和种植方法、翻地开陇、大棚的构架和材料、膜下滴灌等等,他们都从头开始学起。他们还邀请了附近没有工作的农户帮忙翻地、除草,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经过精心培育,西瓜、甜瓜等长势良好。幸运的是,由于瓜果水分足、口感好,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第一季瓜果很快便销售一空。
经过第一季的实验,更加坚定了他们创业的信心。今年,陈鼎俊他们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根据去年的销售情况对种植的品种进行了调整。项目的好坏主要看它的市场认可和效益回报率,他们的产品属于省农科院新研发的产品。经过市场投放销售市场认可度非常好,创业成效得到了验证,引领了瓜果市场品质发展。目前,瓜田面积达到了25亩,基础设施全面完成,高标准搭建大棚20栋。实现亩产0.7吨,销售额达1.4万元,每亩利润可达1万元。今年上半年,带动村闲散农村劳动力就业10余人,为农民实现人均增收近4万元。
凭借西甜瓜的种植技术,90后的陈鼎俊荣获高邮市第三届创业大赛三等奖、第二届“创响扬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提名奖。他希望通过创业感受到人生的自我价值,不负青春,让青春的梦想飞的更高。
通讯员 张治 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