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1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范非法集资常见误区“面面观”
  本报讯(通讯员 李瑶 记者 葛维祥)“我们都是正规公司,都有营业执照啊!”“我们在央视都打广告了?还有各种赞助冠名呢!”诸如此类的非法集资的“外衣”“包装”“噱头”屡见不鲜,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理财者要明辨是非,不要轻信,避免受骗上当。 

  针对非法集资的各种“外衣”“包装”“噱头”,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列出防范非法集资常见误区“面面观”,供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甄别辨识。诸如:有营业执照都是正规公司,有营业执照对于公司如同一个人的身份证,有身份证并不代表不犯罪。公司注册资本上亿,现在实行注册制,注册公司的时候不需要验资,注册资本写多少只是表示他愿意出多少,不等于实际出多少。公司是政府部门批准的,有金融牌照,而金融牌照有很多,不是都可以卖“理财产品”,有的把备案证明说成政府部门审批的牌照,像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些都不是金融牌照,不能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互联网金融企业,打着政府鼓励创新的名义在犯罪。理财平台在美国上市,美国是注册制,上市没有中国难,上市企业一天暴跌百分之几十很正常,退市也是很普遍的事情。还有吹嘘平台实力雄厚,旗下有几十个公司,实际只是注册了很多公司,就是办手续,让消费者以为公司实力雄厚。较为普遍的还是说在央视或主流媒体打广告,有各种赞助冠名,众所周知,广告只是电视台商业业务,不代表政府审查。如上述说辞,不一而足。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间富裕资金不断积累,请广大市民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副刊
我市现代农业项目取得新突破
防范非法集资常见误区“面面观”
文明交通劝导 营造安全出行
图片新闻
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专题研修班开班
我市昨夜入梅
户外广告位出租公告
图片新闻
“6.14世界献血者日”,妇幼人爱心在延续
高邮报综合新闻02防范非法集资常见误区“面面观” 2019-06-18 2 2019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