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殡葬改革劲吹“绿色风”——~~~
殡葬改革劲吹“绿色风”——~~~
殡葬改革劲吹“绿色风”——~~~
殡葬改革劲吹“绿色风”——~~~
殡葬改革劲吹“绿色风”——~~~
殡葬改革劲吹“绿色风”——~~~
殡葬改革劲吹“绿色风”——~~~
2019年04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殡葬改革劲吹“绿色风”——
清明祭扫 孝心里透着文明
  □ 通讯员 胡祖军 记者 杨晓莉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节来临,祭祖、扫墓成了市民们的头等大事。记者采访时发现,今年越来越多的市民选用鲜花、绢花等寄托哀思,文明祭扫、低碳祭扫。同时,随着我市殡葬改革不断深入,选择花坛葬、墙葬、廊葬的市民也多了起来。

  1日上午9时许,位于开发区东墩社区的高邮墓园内,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墓园入口处,几名摊贩瞅准商机售卖祭品。“这几年市民大多用花来祭扫,很少烧纸钱、元宝。今年我全部售卖绢花,每天营业额少则上千元,多则数千元。”摊主顾桂香介绍。不仅是绢花,鲜花也成为市民扫墓的祭品之一。“鲜花祭扫,既环保又时尚,今年我第一次将摊点设在墓园外,一天也能卖出一二十束。”摊主蒋小梅说。 

  走进墓园,记者看到,一座座墓碑被青松环绕,大多数墓碑前,摆放着亲人祭祀的鲜花或绢花,干净、整洁。市民李先生携女儿正细心地擦拭爱人的墓碑,并摆上绢花。“过去每到清明、爱人的忌日,我都会按照传统的规矩烧些纸钱。现在提倡环保、节俭、文明、低碳祭扫,孩子们商量后用绢花来祭扫,我也认同。人不在了烧再多东西,都不如人在的时候端上一杯热茶。” 

  烧纸钱的市民少了,墓园内的清洁工作量也减轻了。园内清洁工周九珍告诉记者,今年墓园内焚烧纸钱的市民明显少了许多。以前清明期间一天打扫下来,戴的白口罩变成黑口罩,现在不同了,即便不戴口罩也没关系。 

  近年来,随着全市殡葬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不少市民开始接受节地生态安葬。墓园负责人吴仁红告诉记者,在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市民们传统安葬观念逐步改变,园内建有节地生态安葬墓穴9838个,目前已安葬了7704墓穴,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节地生态安葬。 

  据了解,我市将节地生态安葬纳入奖补范围。采取树葬、草坪葬、花坛葬或骨灰堂、壁葬等节地葬式,留有骨灰且在民政部门审批或备案的公墓、骨灰堂安葬的,给予500元/墓位一次性费用减免补贴;采取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生态葬式,不保留骨灰,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不设硬质墓穴和墓碑,统一设留名纪念碑,且在民政部门审批或备案的公墓安葬的,给予丧户1000元一次性费用减免补贴;采取由上级民政部门统一组织的骨灰集中江葬、海葬、集中深埋(无立碑)安葬方式的,给予丧户1000元一次性经济奖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专版
通告
督察组入企推进“中督销号”工作
清明祭扫 孝心里透着文明
2994名考生将竞争119个岗位
图片新闻
湖上花海、滨湖花海旅游专线开通
食品安全快检信息
高邮报综合新闻02清明祭扫 孝心里透着文明 2019-04-04 2 2019年04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