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围绕“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健康、水环境优美和谐”的建设目标,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列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市(县)、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和法治水利示范点,并顺利通过验收。各行各业和广大市民须再接再厉,坚持节水优先方针不动摇,积极落实各项节水管理措施,共同建设节水型社会,奋力开创节水工作新局面。
全社会增强节水优先意识。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坚持节水优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高邮是里下河水乡,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用水方式相对粗放,社会节水意识不强。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加强节水理念、节水知识、节水技能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要深入持久地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始终把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贯穿于节水工作的全过程,让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生福祉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节水型社会建设重在行动。要通过落实责任和措施,建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用水效率;全面加强工业、城镇和农业节水工作,加强河湖水量调度管理,形成从源头到末端全覆盖的节约用水管理和考核体系,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倒逼生产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在农业节水方面,要因地制宜改土渠为硬质化渠道,减少水的沿线传输损失;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喷灌、滴灌等灌溉方法,提高灌溉效率;以水价改革扩面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分配,积极探索农业用水新机制;完善农业节水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要大力开展节水载体建设,创建更多节水型社区、小区、学校及医院,并通过开展节水活动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灌区、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节水意识,让节水行动人人有责、节水人人受益的观念家喻户晓,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自觉行动。
水资源节约管理同轨并行。没有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就会变成一句空话。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特别是要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三条红线”,不断完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严格取水许可、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在控制全市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方面取得新成效。要以“河长制”、“263”专项行动等为抓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展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消除河道黑臭现象。要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要增强依法治水意识,严厉打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努力实现涉水事项办理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管理转变。
坚持节水优先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环节。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投身到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水环境的实际行动中来,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高邮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