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国字号”金字招牌接踵而至,界首镇党委书记张澍表示:“这些荣誉的取得,既是对界首呼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矢志不渝打造文化旅游业的充分肯定,也是叫响‘乡村游,到界首’,实现思想大解放、发展高质量的助推器。”
依托资源,咬定青山不放松
举全镇之力抓旅游业发展,这是市委市政府结合界首镇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给出的一个明晰的发展定位。
界首镇因地处高邮、宝应“交界之首”而得名,北宋时建镇,元代置界首驿站,始终为运河要邑、南北水陆要冲。现有国宝级明清运河故道世界遗产点、省级文保单位各1处,市级文保单位和文物点多达30处,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是大运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更好地发展旅游业?该镇借他山之石、补旅游短板。近年来,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和企业家代表,前往浙江乌镇和本省的姜堰溱潼、江都邵伯、邗江方巷、淮安河下等古镇名村,学习先进地区在项目建设、创新发展、生态建设、古镇保护等方面的好思路好做法,为加速推进文化旅游业建设汲取经验。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2017年4月,界首镇召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旅游业发展大会,通过提炼整合万亩芦苇荡、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千年古镇区等核心资源,出台了《界首镇加快促进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分步实施运河大码头遗址公园、界首乡村师范旧址、大清邮局、金墩民宿渔村、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星级厕所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打造“芦荡渔乡”特色小镇。界首是一个千年古镇,保存着自宋代以来众多的历代古迹、老街古巷以及完整的历史风貌。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古镇保护总体思路,该镇聘请业内专家编制形成了集镇总体规划、古镇保护专项规划、历史街区控制性详规、民居修缮规划等较为完整的古镇保护规划体系。
精准发力,串珠成链展风采
如何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丰富旅游业态,界首镇一步一个脚印,精心谋篇布局,挖掘打造景点,串成了“旅游重镇”的金项链。
成立于1946年4月的华中雪枫大学,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7月,经省文物局批准,界首镇多方筹集资金对旧址进行修缮布展,并于2015年4月25日建成对外开放。展馆集中反映了华中雪枫大学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开展军事教学、宣传教育群众的革命历程。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座集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党风廉政、国防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每年前来参观的社会各界人士数以万计。
界首运河大码头是京杭大运河淮扬运河主线世界遗产点的组成部分,该镇以大运河申遗成功为契机,向国家文物局争取了近3000万元的项目资金,于近三年分别打造了界首历史陈列馆、大清邮局、界首大码头遗址公园等景点。
2016年4月,界首镇启动历史陈列馆建设,对历史街区太平街界首革委会旧址进行修缮,对界首悠久历史和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和精心布展,于2016年10月份建成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该馆通过图文、实物、视频展陈的方式,充分展现了界首悠久的历史文化。展厅里再现了乾隆皇帝南巡品尝界首茶干的一幕,并介绍了界首茶干制作的工序。
“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2017年9月30日,界首大清邮局经过半年多精心打造,正式开门揖客。整修后的邮局保持了原有的正规格局,再现了古镇邮驿的千年沧桑,展现了中华邮政的悠久历史,不但让界首镇在运河邮字歌中增添了一部优美的乐章,也为千年古镇留下了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
这两年,界首镇还实施了明清南北大街、太平街路面和立面改造、三线落地工程,兴建了星级旅游厕所,对芦苇荡湿地和连标葡萄园旅游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有效提升了游客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
彰显魅力,旅游兴镇谱新篇
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发展文化旅游业,是界首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攻方向。该镇党委书记张澍信心满怀地表示,将紧紧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界首运河大桥建成通车、连淮扬镇高铁在界首设有站台并即将通车等历史性机遇,全面推进古镇腾飞和湖区开发融合发展战略,进一步开发大运河和高邮湖旅游资源,聚力实施芦苇荡湿地公园、民宿渔村、界首乡师等工程,大力推进环湖旅游和“芦荡渔乡”特色小镇建设,打响“醉美界首”旅游品牌,让旅游经济早日成为引领界首未来发展的支撑产业。
2018年12月,界首镇“芦荡渔乡”特色小镇由扬州市重点培育对象升级为创建对象。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该镇着手围绕“千年运河古镇、万亩生态芦荡”主题,通过策划引领、项目拉动、机制激活,在水文化、古文化、邮文化和红色文化上做文章,着力打造总面积3.28平方公里的“一核四区”,即:以大运河为核心,以芦苇荡湿地公园为基础的生态观光休闲区,以古街巷、古建筑为主体的古镇文化旅游区,以工业集中区为依托的特色产品加工区和以界首高铁站为支撑的商贸配套服务区。
界首境内高邮湖有5万亩芦苇荡自然生态资源,独特的芦荡风光是界首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生态为本的发展理念,该镇将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采取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建设为辅的湿地内植被资源恢复工程,加以全面、高效保护。同时加大退围还湖力度,打造“清水走廊”,承办大型水上赛事,以原生态吸引游客眼球。
作为WCCO世界运河古镇合作平台的成员单位,界首镇整合包装了高铁广场及商贸综合体、金墩民宿渔村、芦苇荡湿地公园提档升级等一批项目,依托WCCO的媒体、智库、组织、公司等实体,在顶层设计、高端包装、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深度开发和精诚合作,确保旅游产品高质量、高档次、高品位。
界首镇负责人表示,今后,界首镇将以乡村旅游节为抓手,以全域旅游为途径,以“好事成双在高邮”为标杆,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放大芦荡生态效应,保护运河文化遗存,彰显古镇特色风貌,发挥区域交通优势,努力谱写文化立镇、旅游兴镇的新篇章。
毛群英/文 任扬华 沈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