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春华秋实”这个成语,不仅是因为这个成语代表的意思包含,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更重要的是因为父母姓名的单字都在这个成语里。今年我拥有了和母亲一样的年龄,母亲的年龄虽然定格了,但从此往后的余生里我会背负着岁月的年轮代替她前行,去体验她此生缺失的每一天。
我一直相信《环游寻梦记》中所说的:一个人真正的离去是所有人都忘了你。母亲未曾离去,是因为她的亲人挚友都未曾忘记她。
母亲体态丰满,皮肤白皙,眼睛很大,爱笑,爱整洁,爱唠嗑,更爱热闹。小时候家里的水泥地必是铮亮的,床铺永远是干净柔软的,留着太阳芬芳的味道,而我们家也是热闹的,她给爸爸认了“四大弟兄”,给自已认了一群女徒弟,我们居住的大院子里的每一家更因她的热络和大方而成为我童年时家家可蹭饭和睡觉的“行宫”。那时的我经常疑惑,在那个家家都不富裕的年代里我们家是如何能做到聚会常常的?如今的解释只能是当时物价低,吃饭的成本不高,我们家人丁单薄开销少的缘故吧。
母亲爱孩子,她的爱孩子不仅仅限于她自己的孩子,而是所有的孩子,但凡到我们家来的孩子,她都视如已出。因为她无私的母爱,最离谱的是到我们家来装修房子的小木匠都写了一封情书给我,希望“曲线救国”,能做她的女婿。而我则在她的宠爱下,嚣张跋扈地做了“公主”,每日上学放学都被一群哥哥姐姐罩着。后来改革开放了,家里条件好了,在放学的路上经过熏烧摊我们这群人会领一个蒲包肉,大家分食;经过烧饼铺,会领一个锅膛余灰里的烤红薯大家一起吃,这些都是母亲事先付了定金的……就这样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和青少年。只是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所有繁华过后必是落寞。
母亲爱美食,那时家里的厨房是和别家两家合用的。另一家女主人是大户人家落寞的老小姐,对吃很鄙夷,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所以绝大部分的时间那个厨房都是我家在用。那是个神奇的地方,母亲做的拌上荤油的青菜饭,自创的用山芋片代替萝卜丝馅的油端子,还有香香甜甜的虾仁饼,色泽诱人的毛豆米炒肉丝……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垂涎欲滴。母亲成功地用佳肴抓住了我们的胃,一到饭点我们的当务之急都是赶回家,在饭桌上谈各自的见闻,欢声笑语不停。
母亲爱美,尤爱家居之美。那时北门街上有一个机绣店,她是那里的常客,常跟绣工讨论花的图案,花的色彩勾勒,随后家里的枕巾、帐幔、手帕全是各式的花儿和鸳鸯。在我还读高中的时候她便为我预备下了嫁人要用的绣花枕套,仔细地用枕头毛巾包好。她也喜欢打扮我,却偏偏没有足够的耐心。她会买了毛线,然后告诉我要为我织一件怎样怎样的毛衣,我便日盼夜盼,可两三年过去了,毛衣还是短短的一截,一圈针始终在上面,就这样一直到毛衣颜色落伍,我们俩一起放弃对编织毛衣的信心,然后由她的女徒弟来收尾。
母亲已逝,唯爱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