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总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成效,激发各地各部门“双创”工作的热情,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创业创新 高邮实践”专栏,陆续刊发在“双创”工作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生动案例,以进一步推动“双创”工作在我市深入持续开展。敬请关注!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切实破解这一难题,为企业输血供氧,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市政府注重顶层设计和平台建设,划转国有股份组建高邮市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代表地方政府履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用市场化手段激活了地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池金水”。
企业发展资金 让企业轻松“过桥”
为控制信贷资产风险,银行在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转贷中普遍要求“先还后贷”,而企业贷款渗透到企业各个层面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难以做到一次性还贷。为了确保能顺利续贷,大部分小微企业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举借社会融资来归还银行到期贷款,待银行续贷后再偿还社会融资,而高价的过桥资金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过桥资金平均融资成本年利率高达45.58%,远远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
为让企业轻松“过桥”,市政府设立企业发展资金,由市国投公司运作,通过与银行合作,积极做好中小微企业过桥续贷资金管理,几年来已累计为企业成功转贷61.17亿元,提高了转贷资金到位速度。企业使用过桥资金年化资金成本只有3.48%,使用仅一天的直接免费,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了企业短期融资困难。
国有担保公司 为企业融资当“保人”
市政府以市国投公司为平台,完成了高邮市东方邮都融资担保公司国有化工作,将担保费率降低至2%以内,并创新多种担保产品。目前有免费为企业提供2年新增贷款服务的“金融实业贷”;有按抵押物价值100%提供贷款的“不动产抵押增信贷”;有以应收账款为质押物的“质押贷”等。以市场化的手段为企业提供增信担保服务,并构建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对出现的风险,市财政、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按3:3:4的比例损失,同时按上级财政部门担保专项补助资金1:1的比例提供市级财政补助,推动融资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已累计为企业提供165笔融资担保服务,担保金额为5.9亿元。
运作私募基金 为企业根植活力“因子”
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助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我市积极探索基金创新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政府引导基金,推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高度融合。引进市场化基金管理团队,参与设立苏中基金、尚颀基金、盂城基金、园区基金等4支基金,为高邮地方优质企业和设立在乡镇园区内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服务,助推企业上市(挂牌)。由市国投公司发起成立一家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并按规定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手续,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质。
设立园区发展基金,支持企业新上建设项目。积极发挥基金投资招商配资或配股功能,助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户高邮。兴东基金投资纵横项目和根源精机,配合甘垛镇招引落户;园区企业投资基金投资道爵汽车和晶樱光电项目,配合开发区和企业新上二期项目;科新基金投资海健项目,配合高新区成功引进并落户。同时,结合我市新兴发展规划,园区企业投资基金投资德润光伏项目,支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
设立PPP订单基金,支持企业承接大业务。为了助力高新区重点企业“走出去”,解决“大工程不敢接”、传统融资授信规模小、订单融资难等问题。国投公司充分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设立高邮市智能交通照明企业发展基金,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承接大项目及参与PPP项目。在投资项目中,积极推动承煦公司承接“美丽青岛行动”重要道路沿线亮化提升项目、宁波奥体中心项目泛光及景观照明工程两个项目;务实推动豪纬交通承接梁山县公安局“智慧警务”大数据系统工程项目、巴彦浩特莫图(英雄会)公路护栏工程项目S218线长中一级公路公安工程项目两个项目。
设立区域发展基金,扶持东部乡镇发展特色经济。为弥补东部地区发展短板,扶持东部六乡镇落地生根,通过设立总规模2.38亿元的兴东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专项投资东部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不断地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兴东基金投资界首的金亚益项目,配合企业新建厂房基本建设项目。
资产管理公司 为银行筑起“风险墙”
全面搭建低效资产收购与处置平台,率先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放力度。牛牌电器因短期资金链断裂,从而形成邮储银行的不良资产,通过收购邮储银行不良资产(牛牌电器),帮助企业脱困重生,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科信重工因经营不善已无法正常运营,通过收购射阳农商行不良资产(科信重工),有效盘活不良资产,整合各类土地厂房资源,用于招商引资项目,实现资源再利用。自平台搭建以来,已累计出资1.03亿元收购22笔银行不良债权,对有效降低银行不良率,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