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稻虾共作模式 实现环境效益“双赢”
  近日,笔者在中国小龙虾养殖基地湖北潜江、沙洋等地调研时,了解到两地稻虾共作养殖规模之大、效益之好、技术之成熟令人振奋,并从中看到我市罗氏沼虾养殖转型的出路和希望。

  据潜江市熊口镇华山现代农业基地负责人介绍,为发展规模化稻虾共作模式,当地以“三权分置、土地流转、反租倒包”为基础,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育苗、统一配料、统一指导、统一收购“六统一”经营管理。同时,对新发展的稻虾共作农户,按每亩40元标准给予补贴,促进稻虾共作项目推进和发展,基地内承包户年平均收入都在15万元左右。华山科技股份公司是当地一家专门从事龙虾深加工的企业,该公司对虾农和虾业合作社养殖的龙虾进行统一收购并加工成虾仁,同时对虾头、虾壳等废弃物进行再利用,生产美容用的甲壳素、壳寡糖以及保健品,拉长了产业链,多数农民三个月时间就可增收8000元以上。

  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较大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总养殖面积达16万多亩。多年来,虾农们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也有了一定的收益,许多农户纷纷效仿开挖粮田,致使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虾苗、虾药、虾饲料等价格水涨船高,成品虾价格却有所下降,养殖户成本增大、效益降低;二是设施投入较大,许多养殖户为了早日出虾,增设了锅炉、大棚、增氧泵等设施;三是风险较高,如买到“铁虾苗”,养殖户必然亏本,同时一旦发生“翻塘”现象,养殖户一年辛劳就会“打水漂”;四是影响水质,由于虾塘用药和饲料比较多,清塘后全部排入外河,对河道水体环境影响较大;五是致富效果不明显,平均每10个养殖户中,赚到钱的只有2到3户。因此,推进罗氏沼虾养殖转型、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测算,实行稻虾共作模式,每亩平均年收入在3000元至4000元,最高每亩可达6000元以上;除龙虾销售收入外,其套种的水稻每斤可达2.5元,价格是一般粳稻的2倍。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同时稻虾共作模式还具有所需劳动力少、不破坏基本农田等优势。一次购龙虾种,次年无需再购虾种。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推行稻虾共作养殖模式很有必要,也切实可行。但要推动我市罗氏沼虾养殖转型,实行稻田套养龙虾,实现环境、效益“双赢”,还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政府要按照因地制宜、产业引导、政策扶持、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规范性发展举措,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罗氏沼虾养殖户转型;二是要引导成立稻虾共作合作社,加强对虾苗育种、统一配料以及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统一指导;三是引进培植龙虾深加工企业,为虾农提供销售保证;四是加快土地流转,解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张国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教育园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更优的发展环境
开发区民营经济交出靓丽成绩单
专题研究信访维稳突出问题
风帆(扬州)公司首批汽车起动电池下线
开发区文明创建工作再推进
推进稻虾共作模式 实现环境效益“双赢”
波司登公司成立党委
高邮报专版08推进稻虾共作模式 实现环境效益“双赢” 2018-11-29 2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