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0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病上学不用愁,现在的生活有盼头!”
  □  记者  杨晓莉

  深秋时节,天气渐寒,然而龙虬镇强民村村民郭宏仪内心却暖意洋洋。每天下午,郭宏仪和妻子刘春红结束“残疾人之家”的工作后,便接上在幼儿园的儿子一同回家。回家后,妻子准备晚饭,他便辅导儿子……这样平凡、简单的生活,对于一年前的他们而言是奢望。说起一年来家里的变化,郭宏仪感慨万千。“在政府帮扶最贫困家庭的好政策下,家里的变化可以用‘巨变’来形容。”郭宏仪说,现在一家人看病不仅有兜底保障,还有爱心车队负责接送,孩子上学也全部免费,一年2万多元的各类救助金保障了日常开支,看病上学都不用发愁,生活是越过越有盼头。

  初见郭宏仪一家三口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郭宏仪的父母过早离开人世,吃百家饭长大的他,成年后又不幸患上“麻风”造成手部残疾。病愈后,居无定所的郭宏仪选择四处流浪。2005年,经人介绍,他在湖北认识了刘春红,但刘春红听力、视力有残疾,且患有精神类疾病,癫痫病也时常发作,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两人结婚后便回到了高邮老家。“现在居住的房子还是政府帮忙盖的。”郭宏仪说,时隔10多年再次回到老家,家中原有的房子已不能居住,当时,政府不仅帮助盖了房,还将他们夫妻二人纳入低保,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对于郭宏仪来说,年过半百娶妻只是想老来有个伴。然而2012年的一件事让56岁的郭宏仪既高兴又忧愁。“原本以为这辈子不会有孩子,没想到结婚7年,妻子怀孕了。”郭宏仪说,虽然知道自己和妻子年纪都大了,不适合要孩子,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但出于对子女的渴望,最终还是决定生下来。

  2012年年底,儿子小来(化名)出生了。孩子的到来给郭宏仪夫妻俩带来了欢乐,同时也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郭宏仪告诉记者,儿子从小到大,没有好的吃、好的穿,为了给儿子攒学费,妻子一度还停止了服药,他也克服身体的不便四处打零工挣钱。因为没有及时服药,妻子的病情复发了。有一次,他在家附近做小工,妻子突然病情发作,拿着刀追赶儿子,好在被周边的邻居们拦住,才没有酿成大祸。

  回想起以前的生活,郭宏仪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说:“以前的日子是一日一日的苦、一天一天的愁,不敢生病,更不敢倒下。”

  去年,郭宏仪一家被纳入全市411户最贫困家庭,精准帮扶政策如冬日里的暖阳,给这一家三口带来了希望。

  低保金、残疾人生活补贴、医保补贴、农村低保户物价补贴、特困补助……说起自己享受到的各项帮扶政策时,郭宏仪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有了这些帮扶政策,家里的生活困境顿时解除了。”郭宏仪说,更让他们备感温暖的是,这一年多来,市、镇、村领导不时前来看望、慰问,越来越多的社会好心人也经常来关心、帮助他们一家。  

  大家的关心与帮助,郭宏仪都铭记于心,他告诉记者,儿子免费进入镇幼儿园上学后,幼儿园老师郭长芸便成了儿子的“社会妈妈”,这一年多来,郭老师给了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经常买东西送给儿子,节假日还带儿子出去游玩。去年年底,儿子感冒引发肺炎住院,期间,郭老师三番五次去看望儿子,过年时还特意给儿子买了一身新衣服。这一年多来,明显地感觉到儿子比以前活泼、开朗了许多。此外,自从被纳入最贫困家庭后,妻子享受了免费给药的政策,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去年儿子住院看病、今年妻子两次生病住院治疗全部免费。“不仅住院看病不收钱,而且还有爱心车队免费接送。”郭宏仪说,每次去医院,只要打个电话,就有爱心车到家门口来接,看完病后,再送回家中,这样贴心、周到的服务让他们一家感动不已。

  在郭宏仪家,记者看到堂屋的东面墙壁上贴着数张幼儿园发给小来的“好孩子”奖状。说到儿子,郭宏仪脸上更是笑开了花,随即,他又从房间里拿来了两张获奖证书,都是小来参加世界华人幼儿创意美术大赛获得的。“儿子虽然年幼,但比较听话、懂事,学习也非常用心。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儿子也一天天健康长大,看着他、陪着他,感觉生活很幸福。”郭宏仪笑着说。

  采访中,记者巧遇来郭宏仪家中走访的龙虬镇残联副理事长朱仁海。朱仁海除了带来水果,还给刘春红送来了助听器,随行而来的还有专业人员,此次前来,他们是帮助夫妻俩更换屋内“发光式”门铃的。原来,刘春红的听力存在障碍,有时郭宏仪回家晚叫不开门。得知这个情况后,镇残联便在郭宏仪家中安装了“发光式”门铃,只要按响屋外的门铃,屋内的灯便会发出光,通过灯光,刘春红即便听不见,也会知道有人敲门。“我们有困难,政府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郭宏仪笑着说,在残联的安置下,他和妻子都进入了镇“残疾人之家”上班,不仅有了收入,而且生活也更加充实。

  郭宏仪一家人生活发生的变化,周边的邻居们看得清清楚楚。采访过程中,不少邻居来郭宏仪家串门,说起这一家人如今的生活,大家不约而同地夸赞政府的好政策。“老郭夫妻俩年岁大了,小来年龄又太小,一直以来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如今好了,有了政府的好政策,这家人的生活都有了保障,看着他们现在过的生活,我们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75岁的老奶奶万国珍说道。

  如今,郭宏仪一家三口生活步入正轨。每天,郭宏仪骑着三轮车载着妻子和儿子一同到镇上,夫妻俩先把儿子送到学校,然后到“残疾人之家”上班;下班后,夫妻俩接上放学的儿子一同回家。说起现在的生活,郭宏仪夫妻俩心满意足:“曾经的‘奢望’变成了现实,在政府的帮助下,相信未来的生活肯定会更好,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史海钩沉
   第05版:专版
   第06版:副刊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高邮市民文明行为10条
“看病上学不用愁,现在的生活有盼头!”
高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机动车辆通行管理的通告
高邮报特别报道03“看病上学不用愁,现在的生活有盼头!” 2018-11-02 2 2018年11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