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硕果累累。古人云,天人相应。作为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来讲,肺应于秋。因而,在暑往寒来、气候变化无常的“多事之秋”,尤其要注意养肺,以顺应天时的变化,保护身心健康,其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调节精神情志
深秋的萧索之景,往往使人触景生情,多愁善感。要经常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培养广泛的业余兴趣爱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这些对精神健康都大有裨益。此时,最好外出旅游,去游山玩水,因为临水使人开朗,游山使人幽静,年龄大的泛舟水中,怡然自得;年纪轻的攀山登岩,历炼意志。当处于“秋风秋雨秋愁”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曲,或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这样,苦闷的情绪也随之而消。
加强身体锻炼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位居诸脏之上,易被邪侵。进入深秋,尤其在秋冬交接之时,要及时添衣,注意保暖,以防风寒犯肺,导致感冒、气管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应加强健身锻炼,呼吸吐纳,以增强肺脏功能、御寒能力及免疫力。应多出户外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快走、慢跑、骑行、游泳、打乒羽、太极剑、交谊舞等,在室内宜练呬字功、吐音导引功、健鼻功,并洗冷水浴等。
防范燥邪袭扰
防治秋燥,除多补充水分之外,可选吃芝麻、核桃、百合、银耳、梨、甘蔗、荸荠、柿子、香蕉、萝卜、豆浆、乳品、蜂蜜等具有滋阴润肺功用的食物,甚者可服用中医名方“增液汤”(玄参15克,麦冬、生地各12克),以水行舟,生津润燥。此时还应根据“秋冬养阴”的法则,适当调整“生物钟”,将夏天晚睡早起的作息时间调整为早睡早起,做到起居有时,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休息,注意不要熬夜,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预防秋燥对人体的损害,还应注意调节空气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在庭院、室内可养些花草,洒点水,睡前亦可于卧室里置冷水一盆,以缓解燥气刚烈劲急之势。
护好皮肤毛发
秋季要注意保持皮肤水分,养颜护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坚持洗脸后,用干净的毛巾敷在脸上,吸干脸上和脖子上的水,并适当涂上营养霜。为做好头发的养护,防止脱发,这段时间最好暂停烫发,用好的洗发剂洗发,配用梳理剂,然后擦些营养性的发乳或发蜡。如果头屑多,可用头去屑的洗发剂,如果脱发多,可一天按摩头皮2~3次,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头发。需要注意的是,干性头皮头发用含蛋白质的营养型洗发剂,油性头皮头发用去脂力强的洗发剂,不干不油者用一般的洗发剂即可。
作者简介:
吴孝田,主任中医师,内科副主任,扬州市医学会呼吸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从事肺病科工作20余年。先后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