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食品安全快检概述
9月13日至19日,我局共开展食品快检8413批次,其中蔬菜6420批次,畜禽肉1335批次,水果29批次,其他629批次,本期抽检覆盖全市39个农贸市场,80家超市。检测项目主要有农药残留、瘦肉精、二氧化硫等9项,农药残留检测占76.69%,瘦肉精检测占15.88%,二氧化硫检测占 5.8%,吊白块检测0.7%,亚硝酸盐检测0.5%,甲醛检测0.3%,硫酸铝钾检测0.02%,溴酸钾检测0.01%,甜蜜素检测0.1%。检测的食用农产品(食品)中,阳性10批次,阳性率 0.12%。阳性批次中,二氧化硫超标5批次,阳性率 0.06%,主要为红干椒碎、生姜片等食品;亚硝酸盐超标5批次,阳性率 0.06%,主要是牛肉、嫩丝丝等食品。对于抽检中发现的上述阳性食品(食品农产品),我局均已通知经营者下架销毁,或转为监督性抽检。
本周食品快检的散装蔬菜、干货、肉及肉制品等均为普通群众消费量比较大的食用农产品,采样主要集中在农贸市场、商场超市,涵盖全市城乡,结果显示合格率达到99.88%,说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该类食品基本可靠。
★消费警示
目前正值中秋国庆来临之际,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应引起高度关注,同时其他食品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本期食品快检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二氧化硫、亚硝酸盐超标。
★关于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风险解读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由于亚硝酸盐具有防腐性,与肉品中的肌红蛋白结合能使肉类制品性状更稳定,所以常被添加在香肠和腊肉等腌制品中作为保护剂,以维持肉类制品的良好外观;同时,它还可以防止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产生,延长食用肉制品的货架期。但是,人体摄入过量亚硝酸盐,会影响红细胞的正常运作,令血液不能顺畅地运送氧气,导致口唇、指尖变成蓝色,俗称“蓝血病”,严重时会导致脑部缺氧,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