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的入户走访、面对面倾听民声、帮助被走访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是水部楼社区的常态工作之一。91岁“三无”老人马秀英独居,生活无人照料,家里又脏又乱,阴暗潮湿,气味难闻,周道霞和网格长多次上门清理打扫,但不是长久之计。他们通过多方打听,设法寻找老人亲戚信息,结果与老人在江都的侄子联系上。经过沟通,他们打算将老人送到敬老院生活,可老人不愿去。周道霞耐心开导,并把老人带到敬老院去看一看,结果老人愿意去敬老院了。于是社区工作人员与她的侄子一起跑敬老院办理相关手续,终于把老人安顿好了。此后遇到节日,社区还派专人去看望老人。“住在这里很开心,有人关心我,叫我回家我也不回家。”马秀英露出久违的笑容说道。
在走访中,居民反映玉带园6幢有5棵棕榈树紧靠煤气管道,棕树皮易燃,有安全隐患,是附近居民心中的一块“心病”。社区了解情况后,与园林部门协商,终于移走棕榈树,栽上冬青树。八旬老人王奶奶因多年前地皮建房纠纷经常上访。去年,周道霞调任水部楼社区后,注重从“情”字上着手,在“用心”上下功夫,起早带晚上门调解,终于把多年难解的“结”解开了。
为了确保走访取得实效,在全覆盖的基础上,社区将老党员、贫困户以及失能、残疾、独居老人列为重点走访对象,在走访中做到“四个一”,即一份走访名单、一张走访照片、一张情况调查表、一本记事簿。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把该解决能落实的问题,坚决落到实处,让社区成为居民的“娘家”,使社区生活更有“温度”。 晓晖 马玉彪